春日午后,《魔鬼》——一幅英国艺术家用蝴蝶标本拼贴而成的艺术作品在外高桥保税区内的专业艺术品仓库中查验完毕。画上,在颜料的明亮红色及蝴蝶翅膀末端的黑色构成的同心圆中,500对蝴蝶翅膀标本和169只蝴蝶整只标本正从如火般炽热的红色背景中飞涌出来。
《魔鬼》,这幅用于佳士得中国春季拍卖巡展的艺术绘画,享受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审批权下放的政策红利,并成为了“免于审核国外检疫证书”新政的第一位受益者。它用飞舞的翅膀,展现了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改革政策落地的实效,并体现了检验检疫政策创新对加速海内外艺术品流通、促进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展示和交易平台发展的重要作用。
振翅·新政破茧初次试飞
上海局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经对油画颜料、运输方式、储存仓库、监管系统等环节进行一系列了解后,判定风险较低,随即向总局提交请示。在对自贸区建设动植物检验检疫改革的支持下,总局批复对此类含动物及昆虫标本成分的拼贴绘画,免于核查输出国家或地区的检疫证书,从而实现了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改革政策的正式落地。
起舞·审批下放踩响华章
在逐步奏响的改革乐曲中,这幅《魔鬼》无疑又享受到了政策改革的华美乐章。通过总局将审批权限下放,上海局对其加急发放《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将审批时间缩短为3个工作日,大大简化了审批流程。
为进一步支持自贸区动植检事业科学发展,质检总局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简政放权,在3月出台的支持自贸区建设的动植物检验检疫改革措施中,明确了动植物检疫审批的负面清单。上海检验检疫局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和研究,按照“安全高效、科学有序、探索创新、稳步推进”的原则稳步推进,抢抓自贸区动植物检疫政策落地生根。
在进境审批环节,上海局已经完成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管理系统的完善升级,能够独立完成负面清单以外的检疫审批事项,审批流程时限由之前的20个工作日大幅缩减为7个工作日,许可证有效期由6个月延长为12个月。通过这项简政放权的新举措,大大加强了自贸区内进境动植物产品的通关效率。
腾飞·引发改革蝴蝶效应
这次海外艺术品的成功流通,仅仅是个开始,启动了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改革政策落地的第一步。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它将逐步展现出改革的蝴蝶效应,加速海内外艺术品的流通,促进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展示和交易平台的发展,进而为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流畅通提供保障。
同时,动植物检疫改革政策的落实推进,必将对进境动植检事业乃至国内农牧业产业调整产生积极效应,尤其对于历来对于通关效率具有很高的要求生物材料领域更为深远影响。据统计,2013年度上海口岸共进口动物源性生物材料5842批、3173.91吨,价值114525万美元。政策的落实牵一发而动全身,进出口环节提速增效将进一步释放行业发展潜力,具有上海标签的生物、医药、医疗等相关下游行业必将增强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功能。
来源:上海检验检疫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