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即将走过第一年。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在这一年间取得显著成效。更重要的是,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加快带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和创新,也就是“复制和推广”,贸易便利化方面进程也尤为可观。改革试验,就是给发展增添了一个“加速度”。
就在上周,2014年上海口岸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工作方案经审议通过。由此明确,上海力争要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单一窗口”,并扩展“单一窗口”的应用功能。这也意味着,从自贸试验区试验为切入点的单一窗口建设,开始有了系统化推广的时间表。这是改革创新由局部的“点”走向“面”的一个典型。
单一窗口是监管制度创新的重大举措,根据联合国及世贸组织的相关建议和协定,“单一窗口”能使贸易、运输相关各方,在单一登记点提交满足进口、出口和转运全部规定的标准资料和单证。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实行“单一窗口”。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和通行规则,上海于今年6月18日正式上线运行“单一窗口”,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在单一窗口平台上的保税业务模块方案。
在此基础上,到2016年,上海“单一窗口”基本成形后,海关税费、相关规费、查验辅助作业服务费用的电子支付,都将通过“单一窗口”实现;船舶和贸易许可与证书、外汇、出口退税等业务也可在“单一窗口”进行办理。而政府管理部门,也将随着“单一窗口”的建设推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一口受理企业资质相关的行政审批和登记等事项。
改革的红利,不是来自于给予自贸试验区的特殊优惠政策,而是从制度设计的优化过程中,激发出更快的速度、更好的发展质量。据市口岸服务办统计,从上线运行至9月11日,企业通过“单一窗口”成功申报一般贸易进口货物1100余票,相关监管部门通过“单一窗口”办理船舶离港手续近1100艘次,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监管成本。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上海口岸各项指标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45969.1亿元,同比增长6.2%,自贸试验区进出口货物总值5004亿元,同比增长9.2%。口岸出入境(港)国际邮轮372艘次,增长42%,邮轮出入境(港)旅客86万人次,增长 70.3%。应该相信,这种“加速度”所带来的变化,不是优惠政策所带来的一时一刻的变化,而将是可持续的。
来源:上海航交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