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上海航运交易论坛举行 首款干散货运价衍生交易合同发布

【信息时间:2011-12-12 09:0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由上海航运交易所主办的“2011上海航运交易论坛”12月7日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热土北外滩举办,经济界权威专家、航运界领袖人物和国内外、业内外500多人与会,一起为航运的明天把脉献策。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助理谢春林、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沈晓苏、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上海市虹口区区长吴清、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张守国等领导为本次论坛致辞。  本次论坛以“指数·衍生品·套期保值”为主题,解析航运运价指数、普及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套保操作知识,分享这一新兴航运金融衍生品的运作经验和成果,为中国航运企业和广大中小贸易与物流企业更加有效地参与运价衍生品交易,实现规避市场风险创造条件。  谈及2011年的航运市场,“低迷”、“乏力”等成为行业内人士总结今年航运发展态势的关键词。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航运市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大形势的影响,运价的剧烈波动使航运人的生存状态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中国海运集团董事长李绍德呼吁有关人士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创新发展思路、进行多方面探索。他表示上海航运交易所开发的衍生品交易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值得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长胜在论坛上介绍了2011年中国经济运行的5个特点,并对明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做了预测和展望。他表示,2011年的经济有喜有忧:一方面政府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经济增速平稳回落;另一方面面临外部不利影响加大,出口增速前高后低、食品价格大幅波动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有效解决等。他预测,2012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在合理运行区间,GDP增速保持8.7%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在为论坛做主旨演讲时提出,企业要认真评估适合参与哪一类商品交易,包括期货交易和金融交易,明白参与交易的目标并寻求专业化的发展。  上海清算所董事长许臻的主题演讲题目为《国际航运金融衍生品发展》,从专业清算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国际航运指数衍生品交易与清算模式、航运指数衍生品交易采取中央对手清算的原因以及上海清算所的中央对手方清算制度与业务建设。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研中心副主任、资本研究所所长卢力平从风险管理、发现机会、金融创新等话题聊起,通过多个实战案例为听众做了一场关于衍生品交易与套期保值实战分析。    在下午的演讲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子海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的发展为上海加快航运的发展、为全国深化改革开放以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帮助,而大力开发航运交易既关系到航运中心的建设又关系到金融中心的建设。此外,他还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宏观经济政策未来发展趋向做了解读。  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为大家详细解读了航运运价指数与运价交易平台。他介绍说,自今年6月28日正式推出集装箱运价衍生交易产品,主力合约的日均交易量已达到6万TEU,交易额为3.6亿美元,相当于伦敦场外FFA交易半年的交易额。他在演讲最后引用了论语的话“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呼吁大家共同探索运价衍生品的发展。  论坛最后,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长、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作了总结性演讲,为大家点评了航运文化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强调了提高航运软实力的重要性。他指出,我国虽是一个航运大国,但还不是一个航运强国,这主要体现在总体竞争能力和综合影响能力两方面。对于如何充分发挥上海航运交易所在航运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何建中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要发挥研究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深化航运服务业的研究;二是要发挥孵化器的作用,促进航运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三是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同时,论坛还举行了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发布和“沿海煤炭运价交易产品”上市仪式。上海航运交易所理事长朱建华宣布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正式发布。沿海煤炭运价衍生品交易合同的上市实现了运价交易从集装箱市场向干散货市场的发展。在谈及推出此款衍生品交易合同的目的时,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表示今年以来的煤炭吨运价在30元到120元之间波动,频繁剧烈的运价波动使得航运企业的生存状态更加严峻,推出煤炭运价衍生交易产品是上海航运交易所丰富航运金融产品、加快开发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为航运企业控制船运风险创造条件的重要举措。他还透露,根据当前我国进出口形势,明年上海航运交易所还将适时推出进口集装箱运价指数。  在论坛上,上海航运交易所还与全球最大的航运数据提供商美国商业日报(JOC)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全球航运信息同步共享的合作平台。 

(中华航运网辛颖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