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沪召开

【信息时间:2012-09-28 09:32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为了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港口合作,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国经济发展,2012年9月26日下午,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上海市召开。来自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管委会主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主持了会议,管委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骏致欢迎辞,管委会副主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史和平、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谢济建(代王建满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管委会办公室主任、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王明志汇报了第四次全体会议以来的工作情况,并作《推进长三角地区港航合作的指导意见》起草说明。 

  管委会领导肯定了办公室的工作,审议通过了《推进长三角区域港航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应加强长三角区域港口规划协调,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和港口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要支持港航企业跨区域开展业务,加大航运综合试验区的政策创新力度。上海组合港管委会作为区域性港航发展行政协调机构,要为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进港航企业资产和业务融合、促进长三角地区港航经济整体发展、提高综合国际竞争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会议还研究确定了明年的工作思路、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表彰等重要问题。 

  管委会要求办公室,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在组合港范围内加大协调、监管、研究、信息、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推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研究扩大起运港退税试点及发展邮轮产业的政策措施。研究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加快港航发展问题,研究“三位一体”发展重点和发展模式,积极推动舟山群岛新区港航事业发展。研究推进南京以下港口按海港管理的问题与调整方案,研究长江口北岸港口发展前景及区域港口合作开发模式,研究科学配置国内国际航运资源的有效方式,研究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影响力的措施和方法。 

  上海组合港管委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推进区域港航合作、协调发展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上海组合港,将会在管委会精心部署和各成员单位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发挥整体优势,提高国际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增强综合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满足长三角区域、长江流域和全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 

  相关资料: 

  一、《推进长三角区域港航合作的指导意见》摘要 

  《推进长三角区域港航合作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有7项合作重点及4项主要措施。 

  合作重点有:加强区域港口规划协调,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建设长三角航运信息中心,推动发展现代物流服务,推动港航企业业务融合,强化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功能。 

  主要措施有:交通运输部、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支持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推进区域港航合作重点工作;支持参与合作重点工作中的单位享受当地最优惠的政策待遇;与各有关主管部门联合探索建立区域性港航市场联合监管机制和行业自律机制,率先形成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港航市场秩序;认真研究利用长三角规划、业务、信息、安全协调机制,组织制定相关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 

  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将深入贯彻国务院文件,按照第五次全体会议精神,在协调、监管、研究、信息、参谋、指导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7项合作重点,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区域生产业务及市场监管协商机制,积极推进长三角地区内河航运发展,探索建立良好的综合集疏运体系,加强港航政策、模式和操作方案研究,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推动发展海铁联运和现代航运服务,积极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成就。 

  二、十五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成就 

  长三角地区已有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湖州港、嘉兴内河港、苏州港、南通港、南京港、连云港港、江阴港、镇江港和泰州港十一个亿吨大港,其中,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七年居世界第一,保持稳定增长势头;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在世界10大集装箱港口中,集装箱吞吐量比重由1996年的4.9%提高到23.8%。2011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25亿吨,继续位居世界首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73.9万标准箱,成为全球第一个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000万标准箱的港口,连续两年超新加坡位居世界第一,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上升为世界第六,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宗商品运输中心,其他主要港口在世界的排名位次也在不断提前。港口经营环境不断改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港口装卸效率从2005年以来连续刷新世界纪录,长三角地区港口群在我国经济和港口航运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对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和全国经济贸易的综合服务能力继续增强。 

  2011年长三角地区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37.57亿吨,占全国比重的37.42%,是1996年的11倍;集装箱运输发展成果显著,已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900多条航线,每天有240多个航班往来,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80.49万标准箱,占全国比重的37.69%,是1996年的25.04倍,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港口分别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73.9万TEU、1588.59万TEU、1418万TEU。分别增长了16、71和52倍。 

  目前,长三角地区生产用码头泊位数共15478个,占全国48%,其中上海2343个(内河1179个,沿海1164个),浙江省5896个(内河4782个,沿海1114个),江苏7239个(内河6108个,沿江1002个,沿海129个)。 

  (上海组合港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