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构建对话平台和交流机制 共商内河航运发展

【信息时间:2012-10-15 09:06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中国长江、美国密西西比河分别是世界内河运量第一、第二的通航河流。10月11日,第三届中国长江-美国密西西比河战略合作论坛在武汉拉开帷幕,来自中美两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近400人共同商讨两国内河航运发展。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表示,两江同属世界大江大河,水量丰富,干流通畅,支流众多,是国民经济大动脉。而密西西比河100多年的立法、开发、建设、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美国驻汉总领事弗拉德·利普舒茨称,相比传统的地面交通,内河航运运量大、成本低、污染小,避免道路堵塞的麻烦,降低了维养成本,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必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中美两国的合作空间也很大。
  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说,在近年来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城镇化发展等经济发展形势的强力推动下,中国内河水运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内河水运的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仍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薄弱环节。希望通过这次论坛实现中美两国在内河航运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
  据了解,近年来,受到空运、铁路冲击,长江和密西西比河同样面临着运量减少的困扰,自2010年开始的合作论坛成为交流合作、实现共赢的平台。第一、二届两江论坛分别在中国重庆市、美国新奥尔良市举办。
  本次论坛以“航运中心、多式联运与枢纽港建设”为主题,旨在通过交流两江流域在发展内河航运、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就战略合作交换意见,使中美对长江、密西西比河的发展形成沟通交流的机制和平台,分享中美两江内陆开放和发展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当日的论坛上,地处长江中游的武汉新港还与美国中央港签署了合作协议,涵盖不定期的交流互访、共享内河港口自由贸易区的经验、企业投资考察、交换港口的发展信息等六方面内容。
  据介绍,武汉新港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十字交叉点,岸线785公里,港口靠泊能力可达1万吨级。而位于美国中部地区的中央港区,是美国河流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交汇点,是美国率先进行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一。
(中华航运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