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可借力“上海时代”

【信息时间:2013-12-10 15:0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上海自贸区建立后,不仅会大大提升转口功能和物流功能,从而吸引大量高端制造、加工、贸易、仓储物流企业在此落户。同时,上海有望成为泛亚地区的供应链枢纽,并建成世界领先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将为大宗商品贸易提供新的机会,上海自贸区或将成为我国大宗商品贸易接轨国际的“一道门户”和“一条捷径”。11月6~8日,由生意社和和新华社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首届自贸区与大宗商品高峰论坛(FTC)暨2013(第四届)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论坛(CBSE)”在上海自贸区召开。会上,生意社总编、首席分析师刘心田发表上述观点。

  自贸试验区撬动大宗商品新机遇

  2013年是我国大宗商品发展的关键一年,是大宗商品相关交易市场经历清理整顿的重要一年,也是现货交易市场经历分化及国家监管部门逐步清晰的关键一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获国务院通过后,上海自贸区市场的试验、完善并发展,对国内大宗品贸易来说,将会是一块接轨国际大宗品贸易市场的翘板,同时也是一个摆脱目前大多数大宗商品行业低迷的转折点。

  生意社认为,在国内大宗商品贸易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利润逐步减少的今天,国际化贸易尤为重要,而进出口贸易又是国际贸易的直接体现。上海自贸区的启动,将对港口、物流、贸易、地产、金融等行业构成利好,电商相关上市公司或将受影响。同时,生意社还表示,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及其贸易细则的颁布,或将有效解决目前受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对我国大宗品反倾销案、反补贴案影响下进出口受阻问题。而企业在自贸区进行大宗品贸易,不仅可以减少税率负担,也有效降低了企业自身成本,并可以乘着“自贸区”这艘“大船”,在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下,与国际贸易接轨,与跨国公司竞争,抢占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份额,进而提升企业自身发展。

  为紧抓大宗商品发展新机遇,会上,生意社对外发布了“大宗商品交收指数”,该指数由生意社和新华社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共同研发编制,是依据商品的重要程度、交易活跃度、现货贸易的中远期交易频繁程度等几个重要指标,精选出的一系列商品,进而所编制的商品指数。

  监管政策逐渐明朗

  “虽说目前大型集团逐步参与交易市场的建立,同时交易市场也逐步重视与现货接轨,但就目前国内交易市场现状来看,现货企业参与度仍不够,交易市场现货交易比例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刘心田表示。据生意社调研目前国内涉及现货交易的交易市场仅占30%;而交易所现货交割率在1%~8%之间,且交割率高于3%的交易所仅占11%。

  会上,《2013中国大宗商品交易数据服务及研究报告》发布,报告称,目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市场定位不明确、法律法规缺失,无法可依、投资建设市场成本较低,投资主体鱼龙混杂、规模小各自为营缺乏国际竞争、现货企业参与力度仍不够等。无论是期货市场还是现货市场,如果没有解决实体现货企业的贸易功能而希望一步到位就实现其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是不现实的。如果没有坚实的现货基础,所建的交易平台不但不是企业的风险规避工具,反而会成风险爆发平台。

  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2011、2012年,我国相继出台38号文、37号文,严令禁止各种投机形式的中远期交易,已经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治理。2012年下半年,多数电子交易市场偃旗息鼓,一些拟建、筹建的项目也被取消或暂停,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结束野蛮生长。2013年8月15日《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特别规定(试行)》获得通过,确立了商务部、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对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的联合监管机制,明确了监管职责,将在加强商品现货市场行业管理、规范商品现货市场交易对象和方式、创造良好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众多调研结果表明,我国的实体现货企业目前更倾向参与一个价格公允、质量统一的现货保障基地和交易平台,而非只参与期货平台。因此,我国商品现货市场就成为孕育期货品种,解决期货市场贸易功能不足,为实体现货企业保驾护航的最佳舞台。这个发展思路和方向,正是国家政府层面所提倡和鼓励的。

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