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运中心要与国际接轨 税收问题是关键点

【信息时间:2014-04-14 14:0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自贸区热”掀起新一轮的航运中心建设和申报风潮,多个城市纷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真虹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各地航运中心建设存在一定趋同性。沿海各个航运中心在制定规划、发展目标时,大同小异,定位不够明确。这将影响航运中心的持续发展,会分散资源,影响航运中心要素的集聚。

中国证券报: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真虹:自贸区的建设有利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首先,自贸区在现有体制和法律等方面的创新突破,对航运中心建设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2009年开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已经步入发展深水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人才、法律等很多方面未能破题,在世界航运市场正在向亚洲转移的过程中,上海已经落后于新加坡。政策的短板可以借助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和改革带来突破,自贸区的先行先试将对航运中心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去年交通部发布的相关实施意见,提出了在上海自贸区内从事国际船舶运输的合资企业,可以由外资直接控股,中资方便旗船可以从事沿海捎带业务等突破性政策,有利于提升外资航运公司进入中国的便利性,提升上海航运中心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和国际接轨。

其次,自贸区投资贸易等领域的便利化,对航运也具有促进作用。航运和贸易密切相关,由于自贸区实现了更好的贸易方式,进入国际自由贸易体系,显然对航运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再次,随着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推进,航运金融也将受益。航运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资金高度国际化,投融资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制约航运中心发展。因此,自贸区任何一个金融创新方面的突破,对航运的发展、航运中心建设都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海航运中心的建设,要充分利用自贸区的有利条件,使市场真正和国际接轨,吸引更多的国际航运要素集聚上海,吸引各种机构来上海从事航运活动。

中国证券报:在航运中心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政策限制亟待解决?

真虹:税收、船舶登记、运价交易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税收对国际航运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新加坡、香港等的航运中心税收要比内地低很多,航运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所以这些地区对航运公司的吸引力就比较大。

其次是应进一步放开船舶登记。船舶在香港登记是免税的,内地则要收较高的进口税。船籍登记要是不能突破进口税的问题,内地的船籍登记也将没有优势。

同时,目前航运有不少的领域对境外资金的投入有限制,船舶能否进行境外融资,进一步放开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以及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等等,还有很多制度性的障碍需要克服,这都是今后自贸区应逐步探索逐步放开的。

中国证券报:内地的航运中心和伦敦、新加坡等国际知名航运中心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真虹:一是航运要素不齐全,在知名的国际航运中心,可能所有业务都可以在当地完成,但在国内还不具备这一条件。

二是部分航运业务规模比较小。比如航运保险,国内的业务就非常小。很多船舶公司虽然航线是在上海,但是保险还是在伦敦、新加坡或者香港等地区。

三是海事仲裁等方面的问题。很多公司对中国的法律体系不信任,海事仲裁主要在伦敦、新加坡等地进行。虽然在短期内,有很多条件在国内可能还无法达到,但上海在建设航运中心过程中,也不能完全照搬伦敦模式或者新加坡模式,而应发挥自身优势,譬如在造船、港口、设备、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优势。

中国证券报:在自贸区申报中,天津、厦门等多地都提到建设航运中心,这是否会造成重复建设?

真虹:目前正式在国家层面文件里面提到的航运中心,主要包括大连、天津、上海、厦门,以及长江流域的重庆、武汉、南京这几个航运中心。

航运中心确实具有层次的划分,其中第一梯队是上海航运中心,主要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与国际知名航运中心进行竞争。第二梯队是大连的东北亚航运中心,天津的北方航运中心,厦门的东南航运中心都是区域性的。覆盖一个局部的区域,发挥了港口枢纽的作用。比如厦门的东南航运中心,主要是在东南沿海以及海峡两岸贸易中发挥枢纽作用。第三梯队是长江流域里的重庆、武汉、南京,分别在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形成航运集聚地。

 

但是,现在各地航运中心建设存在一定趋同性。沿海各个航运中心在制定规划、发展目标时,大同小异,定位不够明确,这将影响航运中心的持续发展,分散资源,难以建成理想中的航运中心。

 

 (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