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来自美国的旅游团共64人搭乘纽约过境上海的航班前往日本北海道,这也是自今年1月1日上海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首个大型过境团队。不过,目前免签政策仅限于航空口岸,这对拉动上海旅游产业远远不够。此次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副市长、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赵雯建议,将上述政策扩大至上海水运口岸。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市委主委郑惠强的观点,与赵雯不谋而合,他建议,加快审批进度,出台政策细则。
政策好,适用范围要扩大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自今年1月1日起,上海浦东和虹桥航空口岸对45个国家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该政策有利于入境游客参观游览、购物娱乐和休闲健身,可促进上海旅游公共服务系统的完善、入境旅游市场的增长,推动上海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 赵雯指出,目前此项政策不适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和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等水运口岸。由于水运口岸不能实现72小时过境免签,邮轮乘客如在我国多点停靠旅游或转乘航空前往第三国等,均需办理多次往返签证,造成不必要麻烦,既不利于上海发展国际邮轮母港和访问港,也不利于发展邮轮岸上旅游产业。 与之对应的是,近年来随着国际邮轮旅游市场的东移、国际邮轮旅游国内市场逐年升温。据统计,2012年上海共接待邮轮118艘次,较去年增长了13%,游客比去年增加了48%,达到38万人次。上海市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更明确:“十二五”期末,将上海建设成为东亚地区邮轮枢纽港,成为与新加坡、香港并列的亚太地区三大邮轮中心之一。 赵雯建议,将目前的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延伸到上海水运口岸。具体来说,凡属国务院规定的45国公民,乘坐国际邮轮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中心和北外滩国际客运码头入境,并再次乘坐国际邮轮或飞机离境前往第三地的;或从航空口岸入境,乘坐国际邮轮离境前往第三地的试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在浦东、虹桥机场、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和北外滩国客中心入境检查现场设立72小时过境免签检查区域及通道,为过境旅客提供优质、高效的通关服务。 加快审批进度出台政策细则 郑惠强则拿出的一组现实数据:近年来,全球邮轮旅游一直保持年均8%左右的增速。有关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邮轮游客数量可达3000万人次。邮轮经济不仅对港口繁荣、旅游和航运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邮轮公司在港口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购买商品(以食品、日用品为主)和服务所带来的直接消费以及相关间接消费,将对当地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通常一艘14万吨级的国际邮轮每晚酒水销售额3万美元以上,其它易耗品7万美元左右,而国际邮轮一个航次至少5-7天)。 有鉴于此,郑惠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工作节奏和审批进度,尽快出台《运输工具服务企业相关管理办法》或者《国际邮轮船供企业管理办法》,为国际船供市场开放提供法律法规支撑;进一步扩大国际邮轮船供海关备案制试点范围,将上海等城市纳入其中,并允许所有符合条件的船供企业在试点城市海关备案后,从事外轮船供业务。 如何规范国际邮轮船供行业发展?郑惠强建议在试点城市探索监管新模式。 他认为,重点是进一步完善监管工作流程,增强港口、海关、商检、商务、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合力,形成相互合作、紧密衔接的监管链工作机制。与此同时,进一步修订船供行业市场准入标准,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与港区联合监管机制。 国际邮轮大都注册在国外,是国外领土的延伸,与普通货轮不同,不能当做简单的国际运输工具管理。 郑惠强提出,向国际邮轮供应的物资理应视同出口货物,享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可借鉴国际经验,对部分邮轮物资(如高档烟酒等)给予免税政策。国际邮轮对食品品质要求很高,例如进口澳洲龙虾、金枪鱼等,都有很高的保鲜要求,需要进出口手续快捷、运输便利,建议在试点城市国际邮轮比较集中的码头附近设立邮轮专用保税仓库,并给予保税物流中心的各项政策支持。 (中华航运网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