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洋山海事、引航、船务等的配合下,盛东公司在洋山二期码头7号泊位,首次完成了两艘马士基3E级超大型船舶“美景马士基”和“美恩马士基”的套泊作业。这是该公司自2011年实行套泊作业以来,首次完成1.8万箱超大型船舶的套泊作业。
洋山开港以来,随着盛东、冠东码头集装箱吞吐量的迅速增长,航道通航能力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洋山保税港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突破发展瓶颈,在集团的大力支持及牵头下,两家码头公司与洋山海事、引航及深水港船务等积极协调、大胆创新、合力攻关。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盛东公司于2011年顺利完成了首艘船舶的套泊作业,而后又不断完善改进,进一步扩大和升级套泊作业的实施范围。2012年成功实现了由“单套”到 “双套”的升级,2014年将原来只能在白天进行的套泊作业,扩大到夜间实施。干线船舶套泊作业的顺利开展和不断完善,在提升洋山保税港区航道通航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日益显现,尤其是全球排名前二位的“马士基航运”与“地中海航运”正式结成2M联盟。在上述两大因素的影响下,洋山港区超大型船舶的频繁靠泊将成为今后码头靠泊作业的新常态。对此,根据超大型船舶的作业特点,结合多年来套泊作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盛东公司、洋山海事和引航站在新年伊始多次就超大型船舶套泊作业,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大胆创新。1月25日,首次完成两艘超大型船舶的套泊作业,这是洋山港区套泊作业以来又一新的突破。此外,公司还与海事和引航站围绕反潮水离泊的限制条件进行攻关,不断改进,使反潮水离泊船舶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展。如1月25日,在集团的统一协调下,公司完成了船长达346米的“索菲亚马士基”轮的反潮水离泊,这是洋山港区实行反潮水离泊作业以来船长最长的反潮水离泊船舶。
超大型船舶套泊作业及反潮水离泊的成功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洋山港区的通航能力,提高了码头的作业能级。盛东公司将结合集团开展的“效率服务年”活动,进一步加强与洋山海事、引航等部门的联手协作,着力解决管理效率、业务效率等问题,以适应发展新常态,增强发展新动力,谋求发展新突破,构建发展新格局,实现生产经营指标的稳步增长。
来源:上港集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