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口岸文化在口岸建设和发展中得到传承和升华
上海口岸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推动口岸事业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口岸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口岸坚持放眼全球的开放心态,兼容并蓄的包容意识,求新立异的创造思维,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忠诚敬业的职业操守,以“便捷、高效、安全、法治”为口岸共同目标,在推进口岸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使上海口岸文化在传承中体现出时代要求的特征,即: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团结和谐的协作精神、敬业奉献的服务精神,成为上海口岸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文化支撑。
上海口岸坚持创新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率先,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业绩。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七年保持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两年世界第一;上海航空港出入境人员在全国航空口岸中连续多年位居第一,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三年排名世界第三。
上海口岸各单位在履行共守国门职责和推进创新发展中,坚持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立足大局和口岸“一盘棋”,主动跨前,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围绕贯彻实施国家战略,积极创新监管模式,在推进现代国际航运服务体系建设、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综合保税区功能拓展、提升上海口岸软实力方面,不断取得发展和创新。
多年来,上海口岸各单位不断深化同创共建文明口岸活动,完善窗口服务标准,特别是始终倡导敬业奉献精神,保障了口岸高效有序运行。上海口岸查验单位以约占全国查验单位百分之六的人员编制,承担着全国口岸约百分之二十五的业务量,每年安排数十万人次节假日加班,实现了上海口岸全年无休。在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上海口岸单位首次实现世博会举办史上口岸通关“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
上海口岸文化的特征,作为上海口岸单位、口岸人共同形成和认同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道德情操,是上海口岸的宝贵财富,是加强和推进口岸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二、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推动口岸事业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把文化建设与口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口岸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必将为口岸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口岸作为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领域,面临着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优化通关环境、拓展口岸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共建文明和谐口岸和营造“便捷、高效、安全、法治”口岸环境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尤为需要文化的提振和引领,弘扬上海口岸文化的优良传统,根据口岸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口岸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并贯穿于上海口岸文化建设全过程,融入上海口岸工作的各个方面。
加强和推进上海口岸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从口岸工作的实际出发,努力做到上海口岸文化建设与上海城市精神和价值取向有机结合。注意通过加强融合、整合、提升,不断深化上海口岸文化建设。上海口岸汇聚了众多行业、部门和单位。每个历史时期,每个发展阶段,他们既着眼于把好国门、服务地方经济、推进上海创新驱动发展,又脚踏实地地工作在口岸一线。口岸文化建设要求在对外开放、口岸发展、城市发展的大背景、大格局下,找到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只有坚持融入大背景、大格局,我们才能不断发现上海口岸人与时俱进为上海口岸发展作出的贡献,才能深度挖掘出上海口岸蕴藏的丰富文化资源。加强上海口岸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好各查验单位、运营单位的主体作用,着眼于共建,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近年来,上海口岸查验单位、运营单位突出核心价值观的打造,结合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总结提炼了具有各自职能和工作特点的价值取向和职业准则等,其中包括,上海海关形成的“创新、开放、实干、争先”核心价值取向;上海检验检疫局形成的“敬德、尚誉、人文、超越、幸福”的核心价值取向;上海海事局形成的“忠信廉直、同舟共济、尚法弘德、不辱使命”的核心价值取向;上海边检总站形成的“忠诚、奉献、亲和、卓越”的核心价值取向;同时,还包括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形成的“承接历史、承载使命”的企业精神;上海机场集团形成的“客户导向、协作共赢、安全为本、绩效引领、员工至珍”的企业精神,等等。这些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不仅高度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和上海城市精神,更体现了他们在口岸发展和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主体作用。
三、围绕共建文明和谐口岸,加强口岸文化建设
共建文明和谐口岸,是口岸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实践总结,是口岸单位共同的理念和责任。和谐文化是口岸单位团结一致实现口岸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口岸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上海口岸作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口岸文化的孕育、兴起和发展,体现着上海文明和谐的文化、文明和谐的精神,体现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始终跟随着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文化的前进步伐。
共建文明和谐口岸和文化建设的基础在口岸一线基层。目前,上海口岸各基层单位文化建设已有很好的基础,“共建”特质在基层一线得以彰显,文化资源和文化队伍在口岸得以共享。进一步加强口岸基层文化建设,支持基层文化活动,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口岸基层文化巡礼活动,推广基层文化示范点的经验,是夯实文化建设基础的有效抓手。
共建文明和谐口岸和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更加重视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统筹各种资源,调动各方积极因素;更加重视文化队伍的建设,文化设施的保障,文化活动的组织;更加突出地将口岸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同创共建文明口岸活动的主线,把共建文明和谐口岸和文化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