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在空港上空的战鹰
2012年8月,在公安部召开的“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表彰大会上,有一个的海关关员荣兴地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就是上海海关机场缉私分局侦查一科副科长程征佳。作为一名守卫在上海空港大门的国门卫士,他站在反走私战线最前沿,执法如山,屡创佳绩,特别是2011年担任代理科长以来,他带领侦查一科共立案侦查各类走私犯罪案件56起,占上海海关缉私局办理走私犯罪案件总数的32.54%,其中包含公安部、海关总署缉私局联合督办的案件以及多起堪称上海海关关区之最的大要案;缴获各类毒品约23412克,查获各类枪支91支(制式枪支66支),各类子弹5万余发及大量枪支零配件;涉税案件案值达2亿元,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800余万元。由于表现出色,他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嘉奖数次。他所在的侦查一科于2009-2010年度被共青团中央、海关总署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于2012年被公安部召开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华章
十余年的从警生涯,他不知放弃过多少假期,加过多少次班,同时,也不记得破获过多少起大要案,抓获过多少名犯罪分子,缴获过多少违禁品,为国家挽回了多少损失。在他的工作日记本上,工整地记录着他走访的线索,以及每一起案件的侦办思路与经验总结;在宣传栏上,定格着他清洗人体藏毒嫌犯刚排泄的“毒弹”、缴获违禁品、抓获犯罪嫌疑人、立功受奖的精彩瞬间;在值班本上,永远有着他为方便值班人员联系而留下的电话号码……可以说,在缉私战线上,他始终是那个冲在最前面的人。
2010年10月26日,对程征佳来说,是一个惊险而又难忘的特殊日子。这一天夜晚,他和十余名干警,悄然守候在上海某旧式小区,紧紧盯着来往行人。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直到一张熟悉的面孔开始出现夜幕中,以及他们所盯梢的503房间灯光亮起来。程征佳便迅速发出指令:“开始行动!”。他立刻带着几名突击队员冲上楼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第一个冲上前去扑倒嫌犯并将其制服。至此,一个长期从事走私制毒物品的恶性团伙被一举摧毁。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这就是警匪片中一个精彩刺激的桥段,而对于程征佳来说,这只是他缉私生涯中一个普通的瞬间。
仅2010年,程征佳加班加点500余小时,出差近30次。在2011年“8.25专案”(打击枪支弹药专案)行动中,短短一周,他就不分昼夜地带领工作组连续转战温州、福州、厦门等地,累计加班70多个小时。2012年“国门之盾”专项行动中,他连续三天不眠不休,核对数据,排摸情况,制定侦查方案,破获了这起中国海关查获的案值最大的走私进口水产品系列案件。“案情就是命令,案件就是使命”,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人都以为这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但他却用实际行动喊出了最强音。
恪尽职守 舍小为大
空港打私工作总是围绕着航班起落展开,突发性强,这就意味着程征佳在“5+2”工作制的基础上,承担着“365×24”全年无休值班备勤任务,往往一个电话、一条信息就要立即放下手头的一切赶往现场。“有警必出、出警必快、公正执法、高效廉洁,打造出名副其实的空港缉私110”,这是程征佳对科里每一位同志的要求,也是他作出的坚定承诺。由于整日奋战在空港缉私第一线,他无暇顾及家人,留下的只有深深愧疚。即便父亲刚刚离世,他也不能渡完守孝期,稍稍整理哀容,又立即投入缉私办案中。
怀慈悲之心 行霹雳手段
反走私工作斗争形势复杂,斗争考验残酷,程征佳却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向包括犯罪分子在内的所有人传递着爱的正能量。有一次,一名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流着泪拿出2万元现金请他“通融”,被他当场严词拒绝,并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终于博得了家属的理解。再有一次,一名外籍犯罪嫌疑人暴力抗法并自伤自残,导致失血过多命悬一线,此时抢救的医院血库告急,程征佳得知自己血型相符后,二话不说就挽起袖子要求献血。在此之前,他已先后3次参加社会无偿献血。
大德昭昭,大爱无疆。忠诚、勇敢、智慧、坚强—不光是缉私警察的优秀品质,也是程征佳的真实写照。他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令人动容的无私奉献、令人称道的骄人业绩,他用生命热爱事业,用青春铸就辉煌,用热血汗水书写着“国门英雄”的华彩篇章。他就像一只翱翔于蓝天的雄鹰,守护着这片海天。
(屠艇、易兰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