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开拓的足迹”上海口岸珍贵史料简介
1952年上海结束“有边无防”历史
紧随共和国启航,1952年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军政委员会在上海组建了“上海边防检查站”,负责上海港口的边防检查工作,结束了上海“有边无防”的历史。从此,上海口岸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了从事边防检查的专门机构,改变了过去特务间谍、投机商人、走私犯及其他违法分子在中国口岸通行无阻、任意破坏的情况。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建设中,上海边防检查队伍历经公安部队、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等建制。1998年7月3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北京等九城市边防检查职业化改革试点方案的批复》(国函〔1997〕76号),上海边检由现役制转为职业制。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为正局级建制,下辖上海机场、浦江、金山、吴淞、外高桥、上海铁路、虹桥、洋山、崇明九个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担负着上海国际机场口岸、上海港口岸以及上海铁路口岸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历经一甲子沧桑,上海边检人坚持忠诚履职、奋勇争先、执法为民不变,在勤务模式、科技实力、服务水平上求变,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中,确保口岸安全、确保通关顺畅,成为国门线上的文明使者。
近年来,伴随着上海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化,受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世博效应”的辐射影响,上海经济发展迅速,出入境活动空前活跃,边检业务量逐年攀升,口岸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上海边检总站牢记重要战略机遇期公安机关三大重要政治和社会责任,坚持“政治建警、制度管警、科技强警、从优待警”,坚持社会管理创新,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提升边检队伍维护国家安全与政治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高质量地完成了APEC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和活动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
(刘云烨 撰稿)
第一部边防检查条例
附一:
戎装一身难舍边检情
——访虹桥边检站老站长唐兴华
唐兴华,1973年3月到虹桥边检站参加工作,曾担任虹桥边检站站长(1982年8月-1986年8月),亲历了边检站数十载的风雨历程,眼见得检查站各项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中几多艰辛几多感慨,更有无数忠诚付出与奉献。
记者:您好,唐站长,我们虹桥边检站是在什么时候建站的?
唐兴华:虹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是在1964年9月建站的,主要是为中巴航线通航,通航之前还有试航,建站时是副团级建制。我是1972年3月到虹桥站的,当时我们任务很重,但是人员编制不多,只有27人,实际人数为26人,每个同志都兢兢业业,没有抱怨,将自己的青春无悔地奉献在国境线上。
记者:那时候虹桥站的业务量大吗?
唐兴华:那时候虹桥机场在全国来说都是最繁忙的,因为北京只开通了中苏、中朝、中越、中缅航线,而且基本上都是公务进出,旅客基本没有。虹桥机场有中巴、中法、中瑞航线,后面还有中埃、中日、香港航线,可以说忙得不得了,很多西方旅客都是从虹桥进出的。而很多国家元首访华也是先行虹桥机场入境,然后再转往国内其他城市,包括1972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七次秘密访华都是从虹桥机场进出的。
记者:听说后来震惊世界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先生访华也是由虹桥机场进出的?
唐兴华:是的,虹桥边检站安全高效地完成了1971年10月20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一行32人前期来华,1972年1月3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亚历山大.黑格准将率领先遣组44人来沪,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及夫人、美国国务卿威廉.罗杰斯等21架访华专机的边防检查监护工作。
记者:那虹桥机场可以说是出入境旅客最多的口岸?
唐兴华:当时虹桥机场、首都机场、白云机场是三大机场。国际航班方面,虹桥机场是最繁忙的,出入境旅客数增长得很迅速,直到后来,北京才超越我们,而白云机场当时是国内航班最多。后来很多口岸陆续开放,全国各地都来虹桥站学习业务,一批又一批,10天8天的,我们毫不保留地把经验介绍给他们!
记者:有没有碰到过重大突发事件?
唐兴华:有,1982年,我们就碰到了“7.25事件”,民航B-220号客机、2502次航班从西安飞至上海的途中被五名歹徒劫持,在空中兜圈子,大概有一个小时,最后空中发生了搏斗,在落地前发生了爆炸,虹桥边检站在反劫持的战斗中出动了33名干警,前后持续4个多小时,在实际行动中保卫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后来我们还破获了“9.8特大组织偷渡案”、“锦鲤鱼藏毒案”等大案要案。
记者:可以说,边防检查工作要求高,标准严,政治敏感性强,我们是如何塑造这支队伍的?
唐兴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人民满意的检查员队伍是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的有力保障。我们始终以保持队伍稳定为政治工作的重点,狠抓队伍素质建设,以提高业务素质为主,加强综合学习培训,建立落实各级人员学习制度。同时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把依法行政、规范执勤、文明检查、优质服务贯穿于边检工作中,提高边检工作质量,树立良好国门卫士形象。建站以来,我们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可以说,我们火热的青春奉献给了壮丽的边检事业!虽然退休很多年了,但我一直为这支队伍感到骄傲!
采访手记:唐兴华同志时不时挥舞的手臂、偶尔爽朗的笑声、娓娓道来的神情,让我们依稀看到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岁月老去,青春已逝,但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丝毫未减,他将火热的青春奉献给了壮丽的边检事业,这正是每一个虹桥边检人无悔的坚守!
附2:
戍边六十载的变与不变
——上海边检60年发展纪实
在东海之滨、黄浦江畔,在两大空港、铁路口岸,有这样一支忠诚的队伍,他们赤胆忠心,守护国门,他们服务旅客,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忠实地履行着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在祖国东大门树立了光辉形象。他们就是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民警,对出境、入境的人员及其行李物品、交通运输工具及其载运的货物实施边防检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进行监护,对口岸的限定区域进行警戒,维护出境、入境秩序,他们也因此赢得了“国门卫士”、“文明使者”的赞誉。
翻开历史的尘封,1952年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军政委员会在上海组建了“上海边防检查站”,负责上海口岸的边防检查工作。从此,上海口岸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了从事边防检查的专门机构,改变了过去特务间谍、投机商人、走私犯及其他违法分子在中国口岸通行无阻、任意破坏的情况。
从成立到现在,历经公安部队、解放军、武警、公安等多次体制变革,上海边检已经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历程。这期间,有希望和探索,也有曲折和坎坷,有思考和奋斗,更有成就和辉煌。历经一甲子沧桑,上海边检人坚持忠诚履职、奋勇争先、执法为民不变,在勤务模式、科技实力、服务水平上求变,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中,确保口岸安全、确保通关顺畅,成为国门线上的文明使者。
从创业到腾飞,条件变了本色不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老一代上海边检精神的集体写照。建站之初,上海边防检查站条件非常艰苦,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开展边检工作没有成熟的先例可循。当时,借鉴苏联经验,边检站下设三股一队,即秘书股、检查股、侦察股和警卫队,总共30多个官兵却要担负起外轮管理和港口对敌斗争的艰巨任务。据上海边检站第一任站长李石山回忆,在建站初期,上海边检站某部营房的墙是用竹排糊上泥筑成的,时间一长便千疮百孔,到了晚上,屋外田里的青蛙们都会穿墙而过,来到床下与战士们作伴。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第一代上海边检人开始了艰辛而曲折的创业之路。
当时的几个执勤点周围还是荒芜的杂草和成片的农田,没有交通工具,边检战士往往需要步行一个小时才能到岗位,6小时一班岗经常就变成了7 小时、8小时…生活条件艰苦,战士们就自己动手种蔬菜,搭营房…执勤装备落后,边检战士就站在船弦边靠肉眼察看船舶外档情况,风吹日晒、日复一日地坚守在狭长的舷梯旁。
六、七十年代,上海边检官兵在检查场所简陋、设施装备落后、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对边防事业的坚定信念,克服“文化大革命”动乱浩劫带来的冲击,尽忠职守,艰苦奋斗,用智慧和心血夯实了共和国大厦的基石。
外轮上下,一步之差,用老边防的话来说,就是“一步两个世界,一步两种制度,一步两片国土”。那些几百上千平方米的异国土地,边防检查人员是第一个踏上它们的,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它们的。挑战和诱惑时时伴随着他们,六十年来从未中止。1976年4月22日,某国货轮“柳迪考夫船长”号船员在出港时,偷拍了几幅我海军军舰的照片,被边检战士当场抓获。以后的此类案件,照片从黑白发展到了彩色…历史也翻过了重要的一页。
改革开放后,偷拍照片的人少了,可梦想出国淘金的偷渡客却多了。江心的浮筒、缆绳,江边的货物、舷梯,都可能成为铤而走险者梦寐以求的跳板。“鉴真”轮,和平友好的使者,但它却成为某些不法分子借以偷越国境的目标。然而,那样以身试法者却并不曾想到,当他们来到祖国东大门这最后一道关口时,迎接他们的是边防检查员锐利的目光,这是一双双足可以与擅辨赝品的艺术大师相媲美的眼睛。在上海边防检查站的防区内,没有天山哨卡的冰雪严寒,也没有南沙岛礁上的惊涛骇浪,但这里却有着另一种色彩的考验。外轮靠泊上海港时,一些外国船员在船舱内播放黄色录像、张贴淫秽画报,还特意将房间舷窗打开;还有一些外国船员想通过塞给边检战士香烟、洋酒、外币等方式,让他们上下轮时给些“照顾”,但这些丝毫没有打动过边检战士的心。1984年,上海边防检查站六连被武警总部评为“拒腐蚀、永不沾”的先进集体,成为第二个南京路上的好八连。
1998年,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文件,上海边检实现了职业化改革,全新的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以职业制人民警察的形象展现给四海宾客。上海边检总站的执勤装备和工作条件也有了质的飞跃,查验证件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证件光谱鉴别仪,它可以发出强光、侧光、同轴光等近20种光源,各国出入境证件的真伪都能“照见”。人身检查有了全息三D识别仪,利用毫米波的反射作用,对人体表面与所藏匿的物品区别成像,能检测出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纸张及粉末等,这是传统检查仪器无法做到的,而它对人体没有任何辐射伤害。700余个“鹰眼”覆盖了9个边检站的重要执勤点,传回的图像,整个上海航行水域的情况尽收于此;屏幕分辨率很高,手机大小的物品也一览无遗。先进的便携式船舶梯口管理系统如同一个机器警察,能对二代身份证、含电子芯片长期登轮证及含二维码身份信息证件的真伪作出识别,眼睛则自动将上下轮人员的模样与备案库里的高精度人像资料进行比对,而两只高灵敏度的耳朵利用红外线对上下轮人员精确管控,准确记录下上下轮动态数据。
新时期的上海边检不仅有了新技术、新装备,还配备了移动验放车、巡查警车等,但是艰苦奋斗、永葆忠诚的政治本色始终没有变。服务理念、专业素质、职业精神成为新时期每一位边检民警所追求的“三大支柱”建设,70后、80后大学生民警成为这一队伍中活跃的生力军。2011年6月底,全国边检系统纪念建党90周年暨贯彻《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提高边检服务水平的意见》演讲比赛在广东举行,在这些参赛选手中,上海边检总站的80后女民警朱玲玲从国门边检一线检查员的角度,以饱满的热情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歌颂党的丰功伟绩,讲述身边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畅谈了自己对边检事业的理解和感悟,抒发了爱党爱国的“国门卫士”和“文明使者”的情怀,展现了当代上海边检人的风采,也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赞誉。
从反特到鉴证,角色变了激情不变
走进位于申滨南路上的上海边检总站荣誉室,可以看到玻璃展柜内陈列着几枚华东军区公安部队第三届英模代表大会和解放军公安部队首届功模代表会议的纪念勋章,以及出席证、功劳簿等珍贵的实物,墙上那张泛黄的照片诉说着上海边检建站之初的一个传奇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上海边检第一代检查员徐康健。今年84岁高龄的徐老说起这段历史,显得精神矍铄。建站初期,特务机关阴谋破坏活动猖獗,各种敌对势力潜流暗涌,他们在资本主义国家船舶上安插特务,广泛利用外轮船员为其收集和传送情报,进行间谍破坏活动,边防对敌斗争尖锐复杂。因此,当时边防检查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外轮管理和港口对敌斗争。徐康健当年是负责检查外轮的检查员。1953年春,在遣返J国侨民的工作中,徐康健发挥自己懂外语的特长,通过与船员交谈、登轮检查,在J国派遣来华的轮船上,查获一名高级间谍和一份谍报提纲。此案成功告破,在两国之间引起了不小轰动,对于树立新中国军政力量强大的威信、树立上海边检战线上的威信,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徐康健也因此当选为华东军区公安部队第三届英模代表和中央军委公安部队首届功模代表,受到了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随着时代的变迁,缉反擒特渐渐淡出了边检工作中心,但是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工作激情却一代代传承了下来。70年代,上海边检队伍有一位外语奇才叫陆法濂,他精通南斯拉夫语、俄罗斯语等多国小语种,靠着对外语的热爱和对工作的激情,他参与翻译了多部南斯拉夫著作和电影,不仅丰富了上海边检警营文化,也为入境来访的外宾提供了周到的翻译服务,他还多次陪同中央和上海市领导参与外事的会谈会晤,一些南斯拉夫的电影表演艺术家还与他成为了好朋友,至今陆法濂的家人还保留着他与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主人公—游击队长“瓦尔特”的扮演者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在一起的照片。
对事业的激情还体现在处置突发事件中,1982年7月25日,从西安到上海的2505班机上发生杨锋等暴徒劫机案,飞机迫降于虹桥机场。虹桥边防检查站干警在机场迅速集结,闻警出动。在飞机着地后,一边协捕劫机歹徒,一边抢救伤员,成功将“7.25”劫机案5名罪犯全部擒获。1996年6月12日,世界绿色和平组织“MV绿色和平”号船违反规定进入长江口中国内水,在上级的组织指挥下,上海边检机关成功处置了这一涉外事件。
被誉为“国门神鹰”的聂仁东就是一个对事业有激情的人,1995年在一个外国领事馆组织的识别伪假证件的培训课上,现场展示了很多从上海流入国外的伪假护照,这次经历让聂仁东对证件着了魔,每每遇到新式的护照和签证都会收集起来,仔仔细细地进行观察,并一一记录在册,从1999年开始,聂仁东陆续编写了三本常遇证件签证真伪鉴别的实战教材。当他看到国家每年要花巨额外汇资金购买国外证件信息系统的使用权,聂仁东又主动向领导请缨,仅用一年时间他带头研发出了中国自己的出入境证件信息数据库系统。
无论是干工作还是创事业,有魂、有力、有激情成为新时期上海边检民警的价值理念。边检民警长期从事的工作,基本上都是雷同的。每天碰到的难题,可能也是雷同的。正是有了这不变的激情,边检队伍里不断涌现出一大批行家里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波在日常工作中带领他的团队不断收集各种护照样本,一遇到新的伪假手段就要第一时间破解它,并迅速传达伪假识别知识,在他和几位同事的努力下,上海边检总站建成了现代化的证件研究中心,成为了全国证件种类最齐全、样本最多的机构,他也得到了“鉴证先锋”的美誉。
从管控到服务,观念变了信念不变
无论是五十时代的缉反擒特,还是六、七十年代的“突出政治”;无论是改革开放后的国门打开,还是九十年代的出国热潮,管控一直是上海边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可是从上海在全国的地位来说,光守好国门似乎还不够。作为祖国沿海开放的窗口,上海口岸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边检部门服务驻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上海边检民警的执法观念也紧跟形势,“管控、效率与服务”已被悄然转变成“服务、管控与效率”。以提高边检服务水平为中心成为边检发展中的一次重大嬗变和飞跃。
而在上海边检发展过程中,无私奉献、服务群众的信念却是代代相传。在上海边检总站荣誉室墙上的一张发黄的老报纸上,讲述着一个边防战士勇救外国船员的故事。1967年11月29日晚上,塞浦路斯籍“阿米达”轮在吴淞口搁浅,当时全船灯火熄灭,一片漆黑,在这危急关头,正在该船执勤的上海边检战士梁学年、吴怀贵挺身而出,指挥23名希腊船员迅速撤离到救生艇,由于风大浪急,救生艇被冲到长江口外,情况十分危急。梁、吴两人冒着零度以下的严寒和七级大风,沉着应对,经过3个多小时努力拼搏,将救生艇划到川沙县扬图公社外的浅滩上,把23名船员一个个背到岸上,船员终于脱险,并得到了当地驻军的妥善安置。当时外籍船员激动地用英文高呼“解放军——救命人,中国万岁!” 上海边检战士勇救外国海员的英勇事迹,受到了国内外报刊的高度评价,他们为中国边检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即使在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的特殊年代里,上海边检人也始终牢记宗旨,坚守信念。在那个时期,上海边检广泛开展了“四好五好”、学习雷锋、学习“硬骨头六连”的群众运动,一批批“四好连队”、“五好战士”利用休息时间在码头义务劳动,帮助装卸工人卸货。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群众的方式和载体也不断地在拓宽,开设爱心通道、免填入境登记卡片、对外作出45秒的通关承诺…单单从2007年初开展的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头三年,共检查出入境人员5千万余人次,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49万余架(艘、列)次,未发生一起有效投诉,收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出入境人员感谢信、锦旗561封(面)。在上海市政府组织的首届上海口岸巡访评议活动中,巡访评议团指出:边检总站“坚持量化服务在上海口岸查验单位中是最富特色的”,“从根本上提升了边检工作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水平”。
2007年11月,一名韩国9岁女孩在广州飞往韩国首尔的航班上突然出现大出血症状,生命垂危。危急时刻,机组人员当机立断,备降上海虹桥机场。十万火急中,虹桥边检民警联络航空公司,开辟紧急通道,万米高空和上海地面上演了一场生死营救大接力。这场申城的爱心地空接力,不仅救回了韩国小女孩的生命,更彰显了上海边检铁肩担道义的大爱。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边检总站升格为正局级单位,2300多名上海边检人在公安部的领导下,意气风发地朝着新一轮提高边检服务水平目标继续迈进,通过广泛开展访问民情、访察民意、访排民忧,上海边检推出了更加人性化的精细服务,通过评议工作、评查问题、评选先进,执法为民的信念牢牢扎根在每一位民警思想中。
60年,只是历史长河一瞬间,却铭记着几代上海边检人攻坚克难的光辉历程。60年来,上海边检人自强不息、励精图治,以坚定有力的步伐迈出了科学发展之路;60年来,上海边检人务实创新、敢为人先,勇于在队伍建设、勤务管理等领域改革创新,不拘一格,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典型;60年来,上海边检人公正执法,严密管控,成功维护了祖国东大门的安全稳定,为上海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0年的历史,60年的荣耀。上海边检的60年,是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60年,是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60年,是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60年,是勇于拼搏、改革发展的60年,是见证几代边检人光荣与梦想、心血与汗水的60年。60载风雨兼程,60载光辉岁月,上海边检人阔步向前依然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