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质检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党的十七大作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以来,中华大地广泛兴起新一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热潮。2008 年以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家质检总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新起点,深入探索实践口岸查验单位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系统规划、谋篇布局,坚持文化引领、全面发展,坚持成果积累、形成机制,努力创建文化建设新模式,创新文化建设新机制,推动文化建设新实践,不断形成了独特的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文化建设发展模式。
一、深刻理解把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切实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和自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和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从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对文化建设作出了系统的安排和部署。《决定》既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操作性,体现了宽广的全球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真诚维护,必将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我们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新的历史时期,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文化建设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确保检验检疫事业发展跨越、提高单位综合实力的历史选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百舸争流、多元变革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自身利益,不断强化技术性贸易壁垒,直接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使出入境检验检疫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对检验检疫工作如何适应并服务发展主题,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新要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需要发挥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建设和谐质检,推进质检文化建设,为共建文明和谐口岸贡献力量,迫切需要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立足口岸工作先行先试,当好文化建设的排头兵。
二、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立足口岸工作实际,致力于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确保检验检疫事业发展跨越、提高检验检疫综合实力的历史选择。2008 年,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党组审时度势,果断作出全面启动检验检疫文化建设的新部署,立足口岸工作实际,培育具有上海检验检疫特色的行业文化,用先进的文化凝聚人、塑造人、激励人。工作中,坚持理论科学、体系合理、系统领先、传播有效的原则,深入探索、构建精神理念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物质形象文化建设体系。始终坚持把围绕检验检疫中心工作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全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积极导入和推行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加强机关管理水平和检验检疫工作质量;扎实推进“科技兴检”战略,切实加强信息化和基础建设;坚持把执法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加强进出境有毒有害物质和疫情疫病防控,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把关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不断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强了单位文化建设软实力。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坚持以党的先进理论为引领,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实践,推出了党建工作“强基创新‘七一’工程”,通过奏响一曲主旋律——高举伟大旗帜、弘扬先进文化;打造一个新阵地——建好网络党校;创建一种新模式——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深化一个新实践——推进分类指导、打造特色支部;探索一种新格局——开展检企党组织联动共建;塑造一种新形象——争做“崇检尽责、服务至上”的模范;形成一套新机制——导入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体系化、程序化、制度化,荣获了中组部颁发的全国第一届“优秀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奖”,并成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在全国设立的第一家“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现场教学点”,有效推动了文化建设理论研究落地,文化交流传播落地,质量文化建设落地,文化权益保障落地和子文化建设落地。逐步形成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体现中国质检特色、扣准质量主题、反映上海特点的上海检验检疫文化建设模式,培育了人才、锻炼了队伍、活跃了气氛、凝聚了人心、振奋了士气。截止目前,共有 58 家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机关党委副书记,28 个省市自治区的组织部、宣传部副部长 230 多人来局参加教学观摩,展示了上海检验检疫在系统内外的良好形象,提升了上海口岸对外的整体社会影响力。
三、积极践行上海城市精神和价值取向,勇担时代重任,忠实履行上海检验检疫的历史使命
上海市委关于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实施意见中强调指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是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城市文化的历史积淀、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使之融入城市生产生活各个方面,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倡导崇尚正义、维护公平的公正理念,互相尊重、和睦友善的包容态度,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诚实待人、守信互信的诚信品德,在全社会形成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作为为上海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其文化建设是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有义务率先践行上海城市精神和价值取向,忠实履行上海检验检疫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勇立潮头,勇于创新,勇争一流,不负重托,有所作为。
文化建设实践中,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炼确立的“崇检尽责、服务至上”上海检验检疫精神,培育的“敬德、尚誉、人文、超越、幸福”核心价值观,就是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大干部职工践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的智慧体现和文化创造。坚持“崇检尽责”,就是积极倡导树立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忠诚于职业、忠诚于岗位的崇高职业精神,崇尚检验检疫荣誉、热爱检验检疫事业、担当检验检疫使命、履行检验检疫职责,以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开拓精神,推动思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服务至上”,就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第一准绳,以当好人民公仆为第一追求,以实现人民满意为第一取向,强化服务意识、履行服务承诺、提高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效率、增强服务本领、创新服务成果,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中建功立业。提倡“敬德”,就是要坚持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注重品行、道德、形象,坚持“尊重上下左右,服务系统内外”理念,努力向系统内外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提倡“尚誉”,就是要尊崇质检荣誉,热爱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爱岗敬业,赢得荣誉;提倡“人文”,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重视人的文化,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倡“超越”,就是要坚持追求卓越、勇争一流、超越自我的精神,加大发展力度,争当领头羊;提倡“幸福”,就是坚持把满足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作为文化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干部职工谋福祉,让干部职工满意,并通过我们的业务工作,为国家、社会、人民营造幸福氛围,提高幸福指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文化引领事业发展。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坚持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准绳,全力以赴抓质量、保安全,筑起东方国门防线。深入开展质量月、“3.15”维权、媒体走进检验检疫、检企联动共建等活动,帮助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接轨国际标准、应对技术壁垒,不断提升竞争力。加强高精尖检验检测设备建设,开展科技攻关,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5 个、区域性实验室 14 个,共有两项科技成果获 2011年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一等奖,囊括全国检验检疫系统一等然总数的三分之一,各类奖项总数列全系统第一,雄厚的技术力量和齐全的检测手段为行政执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要求,落实部市合作备忘录要求,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三港三区”联动发展,全力支持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推动期货保税交割、融资租赁等新兴业务发展;大力推进分类管理,推出“一厂一策”、“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新举措 281 条,采用“人 - 机 - 犬”三位一体的查验模式等;为洋山保税港区大宗商品集散平台建设提供便利举措,为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建设创造条件,支持“大虹桥服装服饰创新出口基地”与“新浦江轻工产品出口创新基地”建设,等等。2011 年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 904 批、3.92 万吨,截获有害生物 759 种、7.69 万种次,在截获禁止进境物 3.02 万批次、38.6 吨,封存来自疫区的动物源性食品 886 批,抽检不合格进口服装641 批、进口仿真饰品类 452 批,确保了上海口岸安全。
四、坚持文化引领,推动转型发展,为同创共建文明和谐口岸贡献力量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推进口岸单位事业发展,同创共建文明和谐口岸,必须坚持文化引领,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发展模式,服务发展大局。
上海检验检疫文化作为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事业的基因和灵魂,始终是引领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检验检疫工作因其鲜明的执法性和服务性,要求我们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积极主动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检验检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新挑战,着力提高单位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推动检验检疫的制度、管理、服务和技术创新。上海检验检疫文化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体职工文明素质,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满足职工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单位建设发展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一个组织的文化,凝聚着这个组织对社会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组织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优秀的组织文化能够造就优秀的组织团队,任何一个组织和单位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我们要尊重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先进的时代文化,勇于变革创新,勇立时代潮头,勇担文化责任,坚持志存高远,善于厚积薄发,着力培育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使命任务相适应的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不断增强事业发展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和持久生命力,有效推动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口岸单位事业新发展新跨越,为共建文明和谐口岸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