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物——上海浦东海事局特勤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陈维

【信息时间:2013-09-11 20:0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陈维(右二)1980年生,中共党员,上海浦东海事局特勤执法大队副大队长。2005年至今牵头实施外贸集装箱货物开箱检查600多次,查处450多起谎报瞒报违法行为,查实率80%以上;她提炼的“订舱系统预查、场站收据实查、申报系统核查‘三步开箱查验法’”填补了海事船载危险品集装箱现场监管的空白。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十大杰出青年等。

海事“女福尔摩斯”、80后美女妈妈——陈维

  “只要有箱子,不管是什么天气,不管是多少数量,也不管有没有固定的雨篷或遮阳的地方,他们肯定会来现场一丝不苟地工作。”这是不少合作部门对陈维及“陈维工作室”的评价。

  在全国最大的单列港外高桥港区,有位从事海事工作的年轻人陈维。2012年,外高桥集装箱年吞吐量1536万标箱,其中危险货物2782.4万吨。一些货主或承运方往往不按危险品申报。陈维的工作就是对这些危险货物进行检查,让危险品符合规定、安全出港。她和同事们总结出“订舱系统预查、场站收据实查、申报系统核查”三步开箱查验法,编印了我国第一本《开箱查验工作手册》。

  2005年至今,她领衔“陈维工作室”,牵头实施外贸集装箱货物开箱检查达608次,查处451起谎报瞒报违法行为,查实率达80%以上,被称为“上海海事的女福尔摩斯。”

  船载危险品如同随时引爆的炸弹

  陈维每天的工作蕴藏着看不见的危险,像一颗颗“定时炸弹”,由那些藐视法律、追求黑钱、罔顾人命的船家埋下。工作中的陈维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每每穿戴好隔离的手套、眼镜、防护服和面具,每打开一扇集装箱的门,就开始了一段与撒谎者“斗智斗勇”的征程。 今年6月初,陈维带着两名同事,踩着被太阳炙烤到足有40℃的地面,走向可疑的集装箱。尽管高温天气让人鼻息难受,还戴着口罩,陈维还是感觉到了一丝怪味——易燃气体丙烷、丁烷在高温下挥发出来的味道。陈维立即通知工人进行通风,让积聚的易燃气体慢慢散发后,再让工人们开始掏箱。

  开箱之后,眼前是一堆文具。然而拨开这层文具的掩盖,2/3的箱内装着充满气体的打火机、点火枪—— 一旦发生爆燃,后果不堪设想。经查实,这批货源来自浙江义乌,货物代理是上海一家贸易公司,目的地是伊朗、菲律宾等地。

  不敢告诉母亲、也不敢告诉女儿

  由于经常和危险品打交道,害怕家人担心的她十年来一直刻意回避自己的工作性质。直到她被评为“第十六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后,母亲在一段视频中看见画面中一名女子穿着厚厚的防化服,检查船载集装箱运输的危险品。取下防毒面具时,她才发现竟然是自己的女儿。母亲又是惊恐又是心疼,责怪女儿为什么不告诉自己竟然从事着这么危险的一线工作,陈维笑一笑:妈妈,我是不想让你担心呢,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不知道陈维工作性质的不仅是她的母亲,还有她可爱的女儿。早在陈维怀孕期间,曾一度非常担心常期接触危险品货物会给自己的小宝宝带来坏的影响,但陈维坚持工作,严格遵守危险品检查的程序规范、穿着、佩戴隔离手套和面具,陈维回忆说“那时想到自己接触过危险品也有点后怕,直到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才如释重负。”现在陈维的女儿仍然不知道妈妈每天的工作具体是做什么,但每次看到妈妈穿着工作服就会骄傲地说,“我妈妈是警察!”

  (潘洁沣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