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物——上海海关机关服务中心魏云寺

【信息时间:2013-09-11 20:0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魏云寺,男,19594月出生,群众,19823月进入上海海关,现为上海海关机关服务中心工人。作为海关大钟第四代守护人,自32岁接手海关大钟保养维护工作起,魏云寺至今已陪伴海关大钟整整走过 22个年头。22年来,寒来暑往,7千多个多个日日夜夜,他用足够的恒心、耐心、细心,默默坚守和维护着这一大钟,让其悠扬的钟声永不停息地在上海外滩上空飘扬。他的事迹不仅在上海电视台作了报道,而且还搬上了中央电视新闻直播间新春走基层、在岗位上栏目。

   

  风雨无阻的守钟人

      凡是去过上海外滩的,想必一定都会对上海外滩的标志性建筑——海关钟楼留下深刻印象。这一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79米的外滩海关钟楼,除了夜晚,每隔十五分钟都会报一次时,每隔一小时都会响起一次东方红乐曲声。几十年来,悠远浑厚的钟声在迎接外滩每一天旭日和晚霞的同时,也记录和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日新月异。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在每时每刻准点敲响大钟的背后,是一位守钟人22年从未间断的精心维护。这位守钟人就是上海海关机关服务中心职工魏云寺。作为海关大钟第四代守护人,自32岁接手海关大钟保养维护工作起,魏云寺至今已陪伴海关大钟整整走过 22个年头。22年来,寒来暑往,7千多个多个日日夜夜,他用足够的恒心、耐心、细心,默默坚守和维护着这一大钟,让其悠扬的钟声永不停息地在上海外滩上空飘扬。

  以重于泰山的责任看护着海关大钟

  海关大钟关乎上海形象,容不得半点差错,更容不得守钟人半点懈怠和忽略。作为大钟的守护人,魏云寺既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正是抱着对上海这座城市负责、对大钟负责的态度,他从接管钟楼的那一天起,便把全部精力和心血投入到悉心看护和照料海关大钟之中。为确保大钟每十五钟都能准点报时,22年来,他每隔两天就要攀爬一次钟楼,给大钟上一次发条。有人粗略计算过,上下一次钟楼,需要沿着仅容一人的旋转扶梯攀爬354级台阶,一年下来,也就要爬将近13万级台阶,相当于20多座华山。但正是这份坚持,使大钟的维护始终未曾断过档,大钟报时一直保持着“零差错”的记录,也正是这份责任,使他那颗看护大钟的心始终悬着,时不时地爆出一些意想不到甚至滑稽可笑之事。

  记得刚刚接管大钟时的一个严冬夜晚,忙碌了一整天的魏云寺,原本回到家中吃完晚饭,洗完澡,好好休息一下,可一旦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是不是今天还有啥要紧之事未做?难道是大钟,是发条没上?其他事尚可推到明日再说,若是发条没上,那可万万怠慢不得。”想到这里,他一骨碌爬起身来,穿好衣服,骑上自行车,就急忙往单位赶。可等他打开钟楼时,才发现原本担心的发条却已上过。虽说是虚惊一场,但就此烙下了“心病”。此后,每隔两天,他都要早早地爬上钟楼,给大钟上发条。为了避免发生故障,除了上发条,他还每隔一周给大钟进行一次全面“体验”,紧固螺丝,更换灯泡,为机芯加油。

  就这样,他22年如一日,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一简单而枯燥的活儿。对此,有人曾发出疑问:长期守着这一行是否感到无聊、劳累?可他却回应道:“干这一行是缘分,爱这一行是选择,干好这一行是使命。既然守钟是一份富有责任与奉献的职业,那我就用全部心力来支撑起这份职业。”

  以默默无闻的关爱守护着海关大钟

  对于守护在婴儿身边的亲人而言,看护婴儿健康成长需要的不仅是细心,更要有足够的耐心。二十多年来,魏云寺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细致地照看着海关大钟。长年累月的坚守,使他对大钟的感情与日俱增,也使他的作息时间像时针脱离不了钟面一样被固定下来。因为需要守护大钟,父亲患重病最需要照顾时,他却不能时时陪护;因为需要守护大钟,20多年来,除2009被评先进,单位安排他去西安玩了两天之外,他未曾离开过上海一步,更不说陪伴家人和孩子外出远行了;因为需要守护大钟,每年元旦前夕,他都要值守,以确保海关大钟在新年的第一秒钟准时敲响。

  20121231夜晚或许是魏云寺一生中难以忘却的一个特殊之夜。也就在那一天夜晚,一场欢庆元旦的3D灯光秀在外滩绚烂登场。在五颜六色的灯光齐射下,一连串变化多端、绚丽多彩的画面不停闪耀和呈现在以海关大楼为核心的外滩建筑群上,让所有在场的观众欢呼雀跃、热血沸腾。而就在这万众瞩目的欢腾背后,却是魏云寺的默默相守。为了确保新年准点报时,灯光秀当晚,任凭楼下如何欢乐和热闹,魏云寺却自始至终守候在钟楼里。一钟之隔的他,虽无缘见到外面的五光十色,但因为大钟的准时敲响而安心释然。

  随着上海钟楼的日益对外开放,海关守钟人魏云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他的事迹不仅在上海电视台作了报道,而且还搬上了中央电视新闻直播间“新春走基层、在岗位上”栏目。

  (黄涌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