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江检验检疫局对来自埃博拉疫区货轮实施检疫实录

【信息时间:2014-10-17 10:0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这是一次平常的船舶检疫,因为职责所系。

  这又是一次不平常的出航,因为大风和疫情考验着检验检疫人。 
  接报
  9月17日17时许,上海浦江检验检疫局船检科科长荆良拿着一份船期报告,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地看着窗外。此时,黄浦江上风雨交加,浓雾弥漫。报告只有两行字:“天使和谐号大型散货船,装载矿石,始发港——塞拉利昂,9月19日抵达绿华山锚地,请给予检疫。”塞拉利昂是非洲埃博拉出血热四大疫区之一。 
  这时,录音机传来上海中心气象台整点天气预报:“浙江北部沿海海面大风警报,预计明天长江口区风力4~5级,最高6级,将有较强降水,雨量中到大。请加强防范,关注最新气象信息。”荆良努力地对科里的同志笑了笑说:“天气的问题明天早上再关注,我们现在将把检疫方案再梳理一次。”
  事实上,自从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已经多次推演过这个方案。但这次不同的是,要去锚地实施检疫,完全靠单兵作战。船检科老将桂立卿拿出方案:“为了以防万一,明天登轮检疫人员尽可能精简,去两名同志,我带小胡上!”大伙儿一下都站了起来。桂立卿按住荆良:“科长,这次检疫虽然远离陆地,但是一旦发现问题,陆地必须有人组织,给予全力保障,这次还是我去吧。”
  平息了争论,大家有条不紊地分头准备各项工作,检疫工具箱、防护服、测温仪一一安排妥当,桂立卿、荆良和几名业务骨干开始全流程推演:明天中午出发,集中船员测温,如果发现体温异常的,第一步应该……
  推演一直进行晚上21时,而此刻,窗外的风呼呼地刮着,雨点敲打着窗户。
  出发
  9月18日早晨7时,船检科全体同志已经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桂立卿又收听了一下上海中心气象台天气预报,情况和昨天一样。这时,船代打来电话,询问是否取消今天的检疫。桂立卿果断地说:“交通艇能抗6级风,我们中午准时出发。” 
  从上海市区到绿华山检疫锚地,要几经曲折,先要乘坐近两个小时的汽车到小洋山,然后坐快艇到嵊泗列岛,最后再继续乘坐一个多小时的交通艇。 
  中午12时,桂立卿和小胡拎起装着防护服测温枪等物品的检疫工具箱,踏上前往锚地的路。坐在前往锚地的交通艇上,驾驶员善意地询问道:“前面好几拨要出海的锚地工人都被大浪晃回来了,你们当真要去?”桂立卿和小胡坚定地点点头。
  船刚驶出避风堤,就开始剧烈摇晃。大浪一波一波袭来,随着离陆地越来越远,交通艇就像茫茫大海里的一片叶子上下起伏。小胡已经有四年出海检疫的经验,也有乘船远赴数百海里外采油平台的经历。但10分钟不到,小胡胃里翻江倒海起来,开始呕吐。吐完以后,他喝了一口水,笑着说:“上船前吃半斤,上船后吐八两。” 
  交通艇迎风破浪,勇往直前。1个半小时后,天使和谐号散货船已经隐约可见。
  检疫
  小胡一边帮助驾驶员确认船舶停靠的位置,一边通过无线电与船方取得联系,请他们放好软梯做好登轮准备。靠到大船边上的交通艇,随着波涛起伏,上下落差竟有两三米之大,浪也不断地打到交通艇上来,没点“真功夫”早就头晕脚软了,桂立卿和小胡也算久经沙场,他们看准时机跃上软梯,爬过四层楼高的船舷,一会就爬到了甲板上。 
  “那我们马上开始吧。”与船方简单地打过招呼之后,桂立卿和小胡便投入到紧密有序的工作中。在向船长和分管船上医务工作的二副询问完相关情况后,他们仔细查看了船上的医疗记录。然后对船上所有人员测量体温,进行了一遍严密的医学排查。随后,对生活区域和货舱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有无媒介生物和外来物种,并对生活废弃物进行了消毒处理。“严密防控、不留漏洞”——这是他们在口岸疫情防控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在确认该船无疫情之后,他们为船员提供了健康宣教,并签发入境卫生检疫证书。
  “感谢你们,我们终于可以靠港避风了,风一停我们就开始卸货了!”拿到入境卫生检疫证书后,船长激动地握住了桂立卿和小胡的手表示感谢。原来,经历了长时间持续航行,船员们期盼着能早日靠港避风休憩和补给;而船上货物的货主也正在焦急地等待这十几万吨的矿石用以生产,如果不能及时卸货将对货主和船方都造成巨大的损失。
  海浪和汗水打透的制服又被海风吹干,两人顾不上满身的疲惫又登上交通艇驶离锚地。几天后,“天使和谐号”也顺利完成了使命,卸好货物踏上新的航程。一次冒着风浪的紧急出航为船方按时卸货、避免损失提供了保障,为第一时间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挡在国门之外筑起了坚实屏障。
来源:上海检验检疫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