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口岸“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服务水平“新闻通气会实况

【信息时间:2018-05-04 17:24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2018年4月19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市口岸办联合举行2018年上海口岸“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服务水平“新闻通气会,市口岸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伟,上海海关副关长、新闻发言人谭武,上海海事局副局长、新闻发言谢群威,上海边检总站副总站长、新闻发言人李国官出席新闻通气会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新闻通气会由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市政府新闻办)副处长黄铮主持,来自中央及上海市有关媒体记者参加新闻通气会。


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市政府新闻办)副处长黄铮主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配合2018年上海口岸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按照市口岸办、市发改革委、市商务委、市交通委、市财政局、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18320日《关于印发上海口岸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努力构建“便捷、高效、安全、法治”的国际一流口岸环境,着力为企业减负的一系列新政落到实处,加快推进 “五个中心”特别是上海国际贸易、航运和科创中心建设,迎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今天,由市政府新闻办和市口岸办联合举行上海口岸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服务水平”新闻通气会。


一、有关情况介绍


1、市口岸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伟介绍有关情况

(1)关于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改革工作推进情况

自去年7月17日以来,市口岸办、市发改委、市商务委、市交通委、市财政局、上海海关、上海检验检疫局、港务集团等单位成立专项工作组,围绕降低合规成本、去繁就简,对上海集装箱进出口流程时间、费用进行全面梳理和调研印证。对照世界银行跨境贸易合规成本(时间+费用)8个指标,逐项比对和分类,提出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改革的30条措施。

今年1月,通过走访座谈、网站、微信等方式开展企业问卷400余份。重点选择了约50余家贸易商、货运代理、船公司、码头公司、集卡运输企业等跨境贸易全链上的相关企业开展大调研活动。根据上海口岸相关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指导下,上海跨境贸易工作组出台了近期可立即见效的短平快改革措施(见附件1)。

在3月28日与世界银行贸易便利/边境管理首席专家的磋商交流中,上海口岸跨境贸易改革的若干措施,得到了世行专家的充分肯定。在4月12日、13日国务院营商环境督查组开展的现场督查调研中,相关改革成果得以较好的展现。

到目前为止,若干措施中涉及边境合规和单证合规的4项时间指标提升的主要措施已经落地见效(见附件2);4项费用指标的构成更加公开透明(见相关背景材料)。

(2)背景材料一:上海口岸提效降费情况

一、降低边界费用和时间成本的措施

1.【时间方面】

1.1推行进口集装箱“从货物抵港至提离港区”48小时口岸作业流程。实行报关报检“并联”、通关与物流“并联”作业,大幅缩短了过去的进口时间。

主要措施有:实现报关、报检同步“并联”受理;将是否布控查验信息发送前移,海关接受申报后将是否查验要求即通知企业;船公司不再以海关放行信息作为进口放箱的前置条件;实行集装箱设备交接单无纸化(市口岸办、市交通委关于开展国际集装箱设备交接单元纸化试点的公告〔2018〕1号)。(详见《上海口岸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若干措施》)

1.2海关于2017年9月21日起简化税费电子支付作业流程,实行海关税单打印与实货放行分离,取消人工打印“税单”触发税款实扣的操作。改变过去需要打印税单才能获得放行的作业,对采取电子支付方式缴纳税款的,税款扣缴成功且报关单符合放行条件的,系统自动放行。这意味着海关放行前涉及的人工操作环节减少,缩短通关时间。(详见2017年9月19日海关总署公告2017年第44号)

1.3自2018年1月19日起,在上海海关和南京海关进行《海关专用缴款书》打印改革试点。更加便利企业取得税单。(详见2018年1月16日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0号)

1.4全面推行和进一步优化汇总征税制度,于2017年9月21日起扩大到除“失信企业”外的所有海关注册登记企业。对无布控查验等海关要求事项的汇总征税报关单担保额度扣减成功,海关即放行,有助于企业尽快提取货物,缩短通关时间并提高资金(税款)使用效率。。(详见2017年9月20日海关总署公告2017年第45号)

1.5实行出口集装箱装箱单进港环节无纸化,进港集装箱不需要再向港口提交纸质集装箱装箱单。

1.6海关于2017年初提出当年内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后,特别是2017年下半年,海关通关时间明显缩短。

1.7海关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于2017年7月1日起,将税收征管方式改革扩大到全国口岸所有运输方式进口的《税则》全部章节商品。该项改革推行货物通关“一次申报、分步处置”制度,大部分货物可以自动放行,放行前的海关人工处置环节和比例减少,缩短通关时间。

1.8.上海海关于2018年1月15日起,正式在上海主要空、海港(注:指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外高桥港区海关和洋山海关)实行查验计划无纸化作业,相关企业不再需要派员至海关业务现场递交纸质单证办理计划手续,缩短了查验前的等待时间,减少了企业人员成本。

2.【费用方面】

2.1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6次会议(2017年 7月17日)提出要“切实解决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高”,国家各主管部门推进落实取得成效。如,上海港务集团进一步降低港口作业费;理货公司实行拆箱理货企业自愿申请等;船公司降低THC费、电放费等;报关报检代理企业降低服务收费等。(详见相关经营服务单位网站)

2.2检验检疫停止征收出入境检验检疫费。(详见《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20号))

2.3全面实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免费申报制度,所有向政府管理部门申报都不收费。

(详见2017年9月10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免费服务清单》http://www.singlewindow.sh.cn/winxportal/static/news/list.html?cols=1

2.4近年来,海关和国家有关部委全面取消涉企进出口环节收费。如海关停止收取出口收汇核销单、进口付汇单、出口报关单退税联打印费,取消海关监管手续费,停止收取报关单条码费,取消ATA单证册调整费,暂停收取海关知识产权备案费,取消海关预归类服务、纸质和电子《代理报关委托书》、安全产品后续服务(包括补卡、变更、延期、解锁)经营服务性收费等;取消ATA单证册收费,取消纺织品和货物原产地证明书费,以及取消或停征其他进出口登记、证书、许可等单证费用。此外,对查验没有问题的外贸企业免除吊装、移位、仓储等费用。

二、降低单证费用和时间成本的措施

1.由市商务委审批的机电类进出口许可证办理时限由2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详见《上海口岸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若干措施》)

2.推进优惠贸易协定货物申报无纸化,申报进口时无需提交原产地单证纸质文件。(详见2017年12月25日海关总署公告2017年第67号)

3.全面实行报检无纸化,报检单证可采用企业自存、一次性备案、电子化上传、证书联网核查等方式进行“无纸化”提交。(详见2017年4月27日上海检验检疫局《关于上海局无纸化报检相关事项的通知》)

4.报检施检不再要求提交信用证。

5.海关压缩申报时需要提交的单证,进口通常提交的随附单证由原来5个减为2个(报关电子委托书、发票),部分原产地证和自动进口许可证也可以申报时不提交;出口通常提交的随附单证由原来5个减为1个(报关电子委托书)。2018年3月25日起,上海海关全面推广报关电子委托。使用电子方式的企业,不再需要提交纸质委托书,实质性减少通关时需提交的单证。

6.关于世行问卷涉及的几项单证费用的情况

6A《进口电放保函》$60。企业认为一般没有此项费用,如需要电放,由境外出口商向船公司办理保函并支付电放费用(一般也不是到付费用),国内企业办理换单提供本企业保函不发生费用。

6B《进口原产地证书》$5。企业认为一般没有此项费用,进口原产地证书由境外出口商向国内企业提供。

6C《自动进口许可证》$5。原收费¥20/份,国家于2009年已取消进出口许可证办证收费。目前商务部门全面实行网上和系统办理,也可以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办理,机电类《自动进口许可证》还实行联网核查,对“一批一证”的企业不用提交纸质证件。

6D《出口原产地证书》$10。原收费¥35-40/份,2016年全面取消和停征收费。目前,原产地证书办理机构(检验检疫、贸促部门)全面实行网上和系统办理,也可以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办理(既有网页版,也有客户端版),同时还支持部分企业自主打印。

(财政部2017年公布的《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已没有以上行政事业收费项目)

三、实施单一窗口,减少了进出口清关和单证准备时间

1、全面实现单一窗口申报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http://www.singlewindow.sh.cn)于2016年全面启用,与国家标准版(http://www.singlewindow.cn)融合对接。

提供网页版、客户端方式免费使用,同时还可以与企业ERP系统对接。

2、货物进出口申报和结果反馈,全部通过单一窗口办理

可以办理的货物进出口手续和功能,主要有:

--《进口/出口货物报关单》及《报关委托书》;

--《入境/出境货物报检单》;

--进口关税支付,出口退(免)税;

--进出口许可证件:《自动进口许可证》,《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物种证明》,《农药进口/出口登记管理放行通知单》,《有毒化学品进口/出口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

--《原产地证明》(出口);

--企业资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企业备案表》;

--“通关+物流”货物状态全程跟踪查询应用,移动查询。

3、实施单一窗口带来的成效

3.1便利企业业务办理,提高通关效率。“单一窗口”提供了网页版、客户端版和申报数据批量导入导出功能,适应不同需求的企业申报,实施开发了移动版,供企业查询和简单操作。企业ERP系统与“单一窗口”实现直接对接,源头数据可直接导入“单一窗口”平台,准确无误地转换为报关、报检申报数据,并从相关部门自动获取回执信息。一票报关单申报时间从以前的10分钟缩减到现在1-2分钟,效率大大提升,同时申报数据的准确率也显著增长。

3.2推进了透明化报关,提升企业竞争力。首先,“单一窗口”互联网申报模式可灵活选择申报地点,便于企业灵活配置人力和业务资源。

3.3 “单一窗口”提供了货主数据协同功能,贸易商和报关报检代理之间可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同时还开放了货主企业账号,企业的客户可以在网上自主查询最新申报动态,进一步督促公司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也使客户更加专注于他们自身的专业,如营销、生产等。

3.4“单一窗口”平台实现了通关申报、税费办理、查验放行的全程信息化服务,促进企业的业务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如“单一窗口”的退税功能,除了能完全替代现行税务部门出口退税网上办税系统的处理功能,还优化了现有出口退税申报流程,可满足出口企业多部门员工同时采集处理出口退税申报数据,大大简化了业务流程。

3.5改变了企业组织架构,降低企业成本。借助“单一窗口”,整合原先报关报检的团队,可减少2/3人员。实现统一申报后,作业强度更是大大降低。“单一窗口”由此帮助企业创造一岗多能的复合型员工的工作环境,更多的员工从简单重复的录入岗位调整到为客户提供更周到、细致的服务岗位。


2、上海海关副关长、新闻发言人谭武介绍有关情况

去年以来,上海海关认真落实海关总署、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增强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导向,以“放管服”为抓手,推动降低口岸通关制度性成本,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全力优化上海跨境贸易营商环境。

一是全面推进通关流程“去繁就简”。深化“放管服”改革,先后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1项,取消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8项,实现行政审批100%网上办理。进一步减少重复低效的作业环节,启动海关税单打印改革试点,试点企业电子支付税款后,可在线自主查询、自行打印税单,切实减少办事环节,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开展上海海运口岸政府承担查验作业服务费试点,已累计为6.9万家“查验无问题”企业免除费用3.5亿元。

二是实现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作为全国首个试点海关,全面实施货物通关“一次申报、分步处置”模式,通过安全准入与税收征管风险处置的“相对分离”,有效拓展海关监管时空,大幅提升通关效率,70%以上的报关单实现了事中无干预快速放行。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已经于去年全面推广实施,进出口货物可向全国范围内任一海关申报,实现了“全国海关是一关、关通天下”。

三是全力支持上海“单一窗口”建设。研究拓展加工贸易手册、展览品、国际邮轮等业务领域新功能,稳妥推进上海“单一窗口”货物申报功能对接国家标准版。目前,上海口岸95%以上货物和所有船舶实现了“一点接入、一点反馈”,“一次申报、一次放行”报关单占总量八成以上。

四是持续深化海关监管无纸化。全面应用查验单兵设备和音视频执法记录仪,企业办理查验业务无需递交纸质单证。全面推广减免税申请无纸化,大力推进已联网FTA(优惠贸易协定和安排)无纸化通关受惠。将已实现联网监管的许可证件、原产地证以及减免税货物纳入通关无纸化作业,2017年通关无纸化率已达96%,有效落实“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五是积极支持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对洋山四期进出口货物全面推行“提前报关”,最大程度压缩货物在港区的停留时间。引入尖端检查装备,集装箱货物在运输途中无需停留即可自动扫描生成图像。探索建立自动验放、物流零干扰、远程监控、通关零等待的海关智能监管模式,全力推动全自动化码头高效运作。

2017年,我关监管进出口货物总值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4%。在我关的积极努力下,全年上海关区进出口海关通关时间分别为18.77小时和1.32小时,较2016年缩短36.29%和34.98%,顺利完成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目标。

下一步,上海海关将按照海关总署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继续抓好行动方案中海关相关措施的推进落实,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一是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推动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紧紧抓住职能转变这个关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海关,实现通关效率更高、通关成本更低、营商环境更好、监管更严密、服务更优化,尽早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

二是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全力做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海关监管服务,对接“6+365”展会模式,建立展示与交易、专业与综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长效监管新模式。继续支持科创中心建设,承诺科创主体办理海关现场业务“最多跑一次”。出台支持邮轮经济和邮轮产业发展的改革措施。

三是继续深化海关各项改革创新。扩大汇总征税适用规模,推广归类、价格、原产地行政预裁定。实施归类先例制度,推动税收担保多元化创新,推进税收征管作业无纸化。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系统及管理模式,与上海市有关部门共同推进跨境电商系统完善升级。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配合相关部门推动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

四是进一步推动口岸通关“提速降本”。联合上海港务集团对上海港进口通关流程进行全息扫描,重点回答“时间都去哪儿了?钱都去哪儿了?”两大问题。推动简化企业申报前单证准备工作,推动再压缩通关准备、货物提离时间三分之一,年底前压缩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10%以上。


3、上海海事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谢群威介绍有关情况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上海海事局与各口岸查验单位保持密切沟通和合作,开拓创新,积极推进2017年各项重点工作。首先,我向大家通报2017年海事口岸管理的一些情况:2017年,上海海事局共办理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查验41,531艘次;实施港口国监督检查(PSC检查)664艘次;对国际航行船舶实施救援23艘次;对国际航行船舶实施行政处罚308件,同比增加4.41%;船载危险品开箱检查数量510件,同比增加22.89%

下面,我就上海海事局在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服务水平等相关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全力保障进出港船舶安全、畅通、便捷,进一步优化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2017年我局加强辖区水上交通组织,完善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等通航管理规定,稳步提升上海港通航效率。2018年1月1日起,长江口深水航道国际邮轮与大型集装箱船利用边坡自然水深“超宽交会”启动试运行,这项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长江口深水航道大型邮轮与大型集装箱船的船期延误问题,今年以来长江口深水航道共成功组织“超宽交会”21次,保障42艘次国际邮轮及大型集装箱船进出上海港,对于提升长江黄金水道通航效率和大型集装箱船的准点率,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积极融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随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走向深入,上海海事局不断完善数据格式与发布形式,实现了国际航行船舶进出上海口岸计划动态的统一发布和网上信息共享,并在加快通关一体化,拓展单一窗口功能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一是实现上海口岸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查验海事相关业务100%通过“单一窗口”办理,便捷高效达到“秒放”效果;二是提高国际航行船舶出口岸许可证电子证书的使用率,2017年我局共签发国际航行船舶出口岸许可证电子证书10,712艘次,使用率51.33%。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船舶电子证书应用。今年3月29日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授权中国船级社对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法定检验,采用电子证书与纸质证书双套证书并行的签发方式,推进船舶电子证书的广泛应用。4月17日,上海为中国籍最大集装箱船“新美洲”轮签发了首份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的电子证书,实现了船级社“秒发”、船方“秒收”、海事部门“秒核”的高效通关速度。船舶电子证书的应用,对于提高船舶检验证书的签发和传递效率、降低船舶行政管理和营运成本、提升船舶在世界各地的通关效能以及确保船舶检验证书信息安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积极支持国际邮轮产业发展。上海海事局不断深化国际邮轮服务,切实加强吴淞国际邮轮港水域安全保障,设置电子围栏,有效保障邮轮靠泊期间和靠离泊安全。2017年共保障大型国际邮轮进出港1022艘次,同比增长0.89%。“五优先”邮轮服务举措不断深化:一是大型邮轮与超规范船舶的需求冲突时,邮轮优先;二是长江口深水航道交通管制时编队时间,邮轮优先;三是巡逻艇警戒伴航安排时,邮轮优先;四是有锚泊需要优质泊位时,邮轮优先;五是疏港中安排开航时,邮轮优先。

五、积极融入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一是积极衔接自由贸易港方案总体要求,探索多项创新监管服务举措。协同推进自由贸易港船舶舱单统一申报平台建设,争取船舶电子舱单及货物信息共享。开展自由贸易港船舶保税燃油供应政策和运营模式研究,探索建立洋山自贸港海上保税油直供海事监管模式。二是推进中国(上海)自贸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试点。研究制定《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规则》。开通中资“方便旗”船回国登记绿色通道,24小时内完成首批获批免税进口的中资“方便旗”船中波轮船股份公司的“乾坤”轮在上海落户登记。


4、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副总站长、新闻发言人李国官介绍有关情况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借助上海口岸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向大家介绍上海边检总站在创新边检管理、优化通关环境、加快提升贸易便利化服务水平方面的情况。2017年,上海边检总站在公安部党委和上海市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管理改革创新,以理性、平和、专业的服务和法治、文明、开放的执法全力构建一流口岸环境。全年共检查出入境人员4375.2万人次,同比增加3%,共检查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26.8万架(艘、列)次,同比增加3.1%。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牢固树立整体国家安全观,努力构建安全的口岸通关环境。2017年,党的十九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等重大活动叠加。上海边检总站全力打造立体化管控防线,切实保障上海口岸安全。一是加强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严守国门,严防不法人员持伪假、他人证件或变换身份蒙混出入境,严格查处各类非法出入境人员和案事件。二是加强口岸反恐工作。严格落实公安部关于反恐工作部署要求,加强与地方公安、安全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涉恐人员入境。全年查获多名国际恐怖分子和危害国家安全分子。三是加强海港口岸管理。充分发挥风险评估、三方共管、信誉管理机制作用,全力确保海港口岸安全。全年共查获非法出入境的国际航行船舶11艘次,违法搭靠船舶3艘次,处理违法违规人员42人次、有力维护海港口岸国际航行船舶的出入境秩序,为港航企业货物贸易提供良好的通关环境。

二、创新边检管理,主动对标上海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新高度。2017年,上海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再创新高,连续第二年突破4000万,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总数首次突破3500万,日均客流近10万人次,连续15年位列全国空港口岸第一,入境外国人数量连续15年位居全国首位;邮轮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400万人次,稳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四。一是大力支持上海航空枢纽港建设。针对出入境客流持续高峰情况,进一步优化警力配置,确保了95%以上的旅客等候办理边检手续时间不超过25分钟的承诺,口岸通关保持顺畅有序。积极推进自助通关建设,加大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投入,2017年12月1日起,在浦东、虹桥机场实现了持用电子护照的中国籍旅客出、入境均可自助通关的目标。目前,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出境、入境自助查验通道共计达到113条,比2016年增加1.26倍,自助通关旅客占出入境旅客总数已上升至30%左右。切实做好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A楼转场开航工作,并在虹桥机场口岸正式施行直接往返机组人员免办边检手续政策,为打造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港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全力支持上海邮轮经济建设。积极适应上海邮轮产业快速发展态势,积极探索单个执勤场地混合验放两艘邮轮旅客地模式,提高旅客通关效率,目前,上海吴淞口邮轮港和国际客运中心共设置了26条自助查验通道,大大提升了通关效率。稳步推进邮轮口岸“通关条码”制度和电子登轮证,取消原有纸质登轮证,与市建交委等部门联合制定并实施邮轮旅客登船票务制度,规范邮轮旅游市场秩序,改善营商环境。及时调整上海港邮轮检查任务分工,倾力打造全国最优秀的邮轮边检品牌。三是主动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主动加强出入境政策创新研究,积极向公安部争取在上海先行先试,全力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积极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2017年上海口岸144小时过境免签旅客达到44899人次,同比增加26.5%。认真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15天免签政策,2017年共有8559名外国人利用这项便利政策从上海邮轮口岸免签入境,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两项出入境政策效果明显。

三、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便利、顺畅的贸易营商环境。为顺应广大出入境人员和贸易企业的新要求、新期待,上海边检总站扎实推进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实施行政许可标准化工作,取消签发《随船工作证》,全面简化和规范《上下外国船舶许可》、《船舶搭靠外轮许可》等4项法定行政许可的受理签发条件和标准。会同海关、海事、检验检疫等口岸查验单位实施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国际航行船舶出入境查验效率,减轻了船方负担。全力配合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积极推进“单一窗口”建设。研发推出“上海单一窗口边检许可服务平台”,在全国边检机关率先将所有海港边检业务全面纳入单一窗口申报体系,方便申请人通过单一窗口互联网门户网站或微信客户端即可在上海口岸申请所有海港边检行政许可,省去了前往边检现场办理的来回奔波,让申请人少跑路,数据多跑路。2017年在线上受理签发登轮证13000余份、搭靠证250余份。三是推出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建立IVR自助语音查询服务热线,全天候为中外籍旅客提供中、英文咨询服务。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新推出出入境便利措施,为自助通关旅客提供出入境记录凭证自助打印服务,满足自助通关旅客对出入境记录凭证需求。同时,开通“上海边检”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边检服务举措以及出入境政策信息。

2018年,上海边检总站将围绕服务改革上海经济社会建设大局,优化通关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服务水平,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全力做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安保边检工作。今年11月,上海将举办首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我国今年四大主场外交活动之一。上海边检总站将严格落实公安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切实发挥边检机关职能作用,探索构建更加严密的口岸管控体系,严防涉恐人员等不法分子从口岸潜入潜出,全力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举办保驾护航。二是加强管理创新,主动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积极配合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规划中的自由贸易港建设,认真研究便利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入出境边防检查管理制度,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工作措施,积极争取部分简化查验政策在上海率先实施。配合吴淞国际邮轮港二期、浦东国际机场T1中转厅启用和浦东国际机场S1、S2卫星厅等建设工程,做好边检相关配套工作。三是加强科技运用,倾力打造“智慧边检”品牌。主动拥抱新科技,推动大数据思维、信息化手段与边检工作高度融合,打造上海边检“互联网+边检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加强边检自助查验通道建设,全面推行“单一窗口”边检许可服务平台,推进生物识别签证项目建设和口岸智能化管理建设,依托科技手段,以理性、平和、专业的服务和法治、文明、开放的执法为构建一流口岸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5、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关情况

一、2017年主要情况

2017年上港集团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全力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四个港口”建设,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万标准箱,连续八年稳坐年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海海关、国检、海事、边检等口岸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集团2017年在口岸发展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全力促进港口主业稳定发展

面对错综复杂的航运市场形势,上港集团全力以赴、多措并举,紧紧抓住外部经济复苏的有利时机,努力实现了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增长,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全年上港集团货物吞吐量完成5.61亿吨,同比增长9.1%;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023.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3%。水水中转比例为46.7%。洋山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655.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洋山港区水水中转比例为50.6%。

2、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顺利开港

2017年12月10日,上港集团隆重举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开港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同志出席并宣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开港,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同志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作重要讲话。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的建成开港,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港口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落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为进一步改善口岸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展现了新的作为,为进一步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做出了积极努力。

3、持续优化口岸环境

(1)与海关组成联合项目组,研究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并形成推进方案。

(2)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持续做好政府购买查验服务收费常态化执行。

(3)完成了长江口北槽航道通航功能提升课题研究,推动相关法规的调整和航道设施设备的改建。

(4)与海事、引航、拖轮等积极协调,科学合理利用潮水、航道等各类条件,持续做好反潮水离泊、套泊作业的常态化运作,缩短了船舶在泊时间。

(5)会同市口岸办,协调推进设备交接单电子化。成立专题工作小组,经过广泛开展调研,制定设备交接单电子化实施方案,完成系统开发和测试,开展设备交接单电子化系统流程实践测试。

4、深化业务服务平台建设

(1)稳步推进受理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受理点集中归并,受理范围不断拓展,服务效率持续提高,截至年底网上受理比率达到93%以上,极大地提升了上海口岸服务环境。

(2)完善集卡预约平台功能,集卡平台在实现提重箱、进重箱、提空箱、中转预约等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预约到箱区功能,集卡等待时间、预约兑现率、港区管理水平都大幅提高。

(3)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全力推进长江支线服务平台建设,完成了专题调研、功能规划,明确了市场定位、建设方案和推进节点,这是上港集团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

二、2018年主要工作开展计划

1、全力争取箱量,进一步促进水水中转业务发展。

2、进一步系统地提升港口效率和服务质量,逐步形成上海港服务品牌。

3、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要求和行动计划赋予上港集团的职责,进一步体现主动作为,积极推进上海口岸营商环境优化。

4、加快推动单证电子化,会同市口岸办,做好设备交接单电子化的全面实施;积极开展装箱单、提货单信息电子化的研究和推进工作。

5、持续推进受理中心建设,扩大网上受理业务,积极创新业务流程,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抓紧推进长江支线服务平台系统建设,实现长江支线船货全程动态跟踪,以及其他业务功能的开发;进一步完善集卡平台功能,加强市场推广,注重提高服务质量。

6、加强与相关口岸监管部门的协调,争取重点业务和项目的通关便利,以及通航效能的提升。

6、上海机场集团有关情况

根据上海口岸重点工作安排相关任务要求,上海机场2017年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

一、航空枢纽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2017年,上海机场航空运输能力稳中有进。年旅客吞吐量1.12亿人次,年货邮吞吐量423.18万吨,年起降航班量76.03万架次,三大生产指标再创历史新高。上海机场旅客运输量全球第四、货邮吞吐量全球第三。共有110家航空公司开通了上海的定期航班,联通全球47个国家、297个通航点,其中国际航点133个,客货运输规模和航线网络覆盖度达到国际大型枢纽机场水平。

上海机场航空枢纽网络持续优化。上海机场持续拓展国际长航线的宽度和厚度,国际航线比重增长了5.4个百分点。浦东国际机场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达到3471.53万人次,比重达49.60%,旅客中转率达12.02%,国际中转国际MCT时间缩短至100分钟,实现国内领先。虹桥机场以航线结构优化和航班时刻利用率提升为抓手,推动航线网络品质和航班运行效率持续提升,精品快线和准快线航班量占虹桥机场总量的73.64%。

上海机场货运枢纽功能有力提升。上海机场货运量质并举,货邮吞吐量达到423.18万吨。上海成为继中国香港、美国孟菲斯后全球第三个年航空货量超过400万吨的城市。

浦东机场是全球首个同时引进FedEx、UPS、DHL三大集成商入驻建设转运中心的机场,也吸引了国内新型承运人顺丰在浦东机场设立第一个国内快件分拨中心。电子货运项目持续推进,上海机场电子运单覆盖率已达54.5%,位列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大力发展中转集拼业务,跨境业务全年共460万票,增长112%。

据统计,2017年上海口岸出入境人员达到4375万人次,其中上海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达到3908万人次,占总量的89.33%,连续15年位列全国空港口岸第一;上海机场口岸进出口货邮量346.3万吨,进出口货物总值15170.1亿元,以不到1%的进出口货邮运输量,占到上海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79211.4亿元)的19.2%。

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核心工程-卫星厅工程钢结构顺利封顶。卫星厅建设工程位于现有T1、T2航站楼南端,由两座相连的卫星厅S1、S2组成。卫星厅与T1、T2主楼通过旅客捷运系统连接,西侧的S1与现有的T1航站楼统一运行,为东航及天合联盟提供服务;东侧的S2与现有的T2航站楼统一运行,为南航、国航以及星空联盟和其他航空公司提供服务,形成“航站楼+卫星厅”的一体化运营模式。为了契合枢纽运营需求,满足未来大量中转、过境旅客服务需要,卫星厅设置了中转中心,将国内转国际、国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等各种联检设施与值机设施精心组合,也符合了口岸查验单位的监管需求,为旅客转港提供集中式服务。

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后,浦东国际机场的年旅客吞吐保障能力将提升至8000万人次,有效提升上海航空枢纽运营服务功能和国际竞争力,服务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

虹桥机场T1航站楼A楼改造工程、交通中心工程、东片区综合改造市政交通及配套一期工程完成行业验收并于3月份投入使用,8月T1航站楼B楼改造工程开工。

三、口岸功能不断完善优化

浦东机场积极推动中转业务的发展。一是不断拓展和优化枢纽航线网络结构,特别是国际长航线的通达性。今年,相继开通了上海至特拉维夫、蒙特利尔、巴塞罗那、布鲁塞尔的客运直达航线,加密了至墨西哥城和圣彼得堡航线。二是不断丰富中转产品。支持基地航空公司及其联盟伙伴通程联运建设,增加通程联运航点,不断推陈出新联运产品;携手星空联盟先后开通了澳洲转欧洲的“袋鼠航线”等多条国际中转航线;支持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为主的民营航空公司发展,随着吉祥航空成为星空联盟的优联伙伴,联盟的航线辐射能力将大大增强,浦东机场的中转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三是积极推进航空联盟紧密合作成员在同一航站楼内运作,增强浦东机场对中转旅客的吸引力。

浦东机场自助服务设施再填新成员——“自助中转”。浦东机场助力东航率先在T1航站楼的东航国际中转区新建了7条自助中转通道。符合条件的中外旅客通过自助机器在上海空港可以享受到“20秒完成中转过境手续”的便捷。

上海机场携手联检查验单位运用科技助力,改善监管手段,提升通关效率。启用征税系统为旅客提供快速应税物品税率生成服务;在浦东机场T2国际到达区域增设8条自动红外测温通道;增设并启用21条出境自助通关通道。至此,上海机场口岸拥有113条边检自助通关通道,其中浦东机场口岸50条入境、38条出境;虹桥机场口岸16条入境、9条出境。全年,上海机场口岸通过自助通关通道的出入境旅客达到459万人次。出入境旅客可以采用自助打印的方式取得出入境记录凭证。

浦东机场推出日益丰富的航线产品配合“24小时过境免签”“144小时过境免签”等中转免签政策,惠及更多过境旅客。全年,浦东机场口岸通过“24小时过境免签入境”26万余人次;“144小时过境免签”4.1万余人次;“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边检手续”69万余人次。

虹桥机场以T1航站楼A楼的顺利启用为契机,持续推进以国内精品快线为特色的国内大型精品枢纽机场建设。通过拓展值机区域和柜台、打造全新的混合航班保障流程、增加联检通道等措施,加快推进“自助行李托运、查询”、“自助登机门”等项目落地,提升精品航站楼氛围和自助服务水平,保证航班保障品质,改善运行效率。

四、航空口岸安全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在两大机场持续高位运行、不停航施工等严峻考验下,浦东、虹桥机场分别持续实现了第18、第30个安全年。圆满完成了C919国产大飞机成功首飞、党的十九大、七常委抵沪、两会代表离抵沪、G20金砖会晤、“一带一路”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花滑世锦赛、F1中国大奖赛、亚洲公务机航展及春运等多项重大保障任务。

浦东、虹桥两大机场服务质量在国际机场行业排名中分别稳居前十位和前二十位。上海国际机场股份公司荣获“2017年度全球卓越绩效奖”(世界级)荣誉,成为国内首家获奖的中国机场企业;浦东机场获得亚洲供应链“全球最佳绿色机场”奖项;虹桥机场被IATA授予旅客便捷出行项目“金色机场”认证。

五、航空口岸联动协作机制不断深入

上海航空口岸联动协作机制运行顺畅,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全年共召开两次联席会议,及时了解口岸查验单位的工作需求,协调解决了一些航空口岸的相关问题。紧扣通关现状,针对出入境旅客和公务旅客分别举办了两场旅客通关政策宣讲会。面对上海公务航空迅猛发展的态势,开展《上海航空口岸公务航空监管研究》课题研究,并及时推进了研究课题的成果转化。聚焦重大工程,协调推进虹桥机场T1航站楼改造中各查验单位的通关监管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改造工程进度匹配。着眼国门安全,组织开展上海空港口岸疑似呼吸道传染病应急处置防控演练。

上海机场业务量迅猛发展,联检查验单位监管区域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是上海航空口岸面临的现实问题。协调市口岸办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上海航空口岸查验监管场所配备协勤协检人员的意见》,为应急解决检验检疫人员缺口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会同市口岸办先后召开各类会议,积极征求和提出意见;争取上海市的支持,会同边检总站做好市编办调研准备,通过增配文职人员方式,缓解边检人员不足的情况;提请市政府召开专题协调会议,根据专题会议精神,做好联检单位辅助人员配置的贯彻落实和协调推进工作。

根据2017年上海同创共建文明口岸活动计划,实施开展集团公司同创共建文明口岸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协调组织集团有关单位参加市口岸办开展的“实现新作为,迈向新征程”为主题的诗歌征集活动。

2018年,上海机场将紧密围绕航空枢纽建设,聚焦空港发展大局,坚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基调,进一步提升建设品质、运行品质、服务品质和管理品质,协同口岸各查验单位,加强联动协作,提升通关效率与环境,做好航空口岸工作:

一、持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2018年,力争完成卫星厅内部的二次结构、机电安装、幕墙及公共区域装饰及港湾站坪道面主体工程,确保浦东机场三期工程建设进度,为2019年投运做好准备。加快虹桥东片区综合改造,完成虹桥机场T1航站楼B楼改造工程。优化货运设施布局,推动东航物流西区货站扩建、FedEx转运中心运行条件优化、DHL北亚枢纽扩建、顺丰快递设施扩展等工作。组织开展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前期研究和编制立项报告,满足远期航空市场发展需求。

二、优化客货航线枢纽网络建设

积极推进上海机场航线网络优化和完善,优先发展浦东机场国际长航线和国际国内中转衔接航线,优化提升虹桥机场国内精品航线结构,提高运营资源效率,提升航线品质;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航点的衔接性和通达性;着力推进上海两场高峰小时容量提升,努力实现增量时刻和主要目标航线绑定,提升航班时刻价值;进一步完善空港社区协调机制,竭力保障航班正常性水平。

完善货运航线网络,加强与全球货运航线网络的连接,提高货运中转比例,增强辐射效应;紧密加强战略客户合作伙伴关系,促进重要客户发展;加快跨境电商、全温控冷链、集拼中心等物流设施布局和产业布局;加强虹桥机场货运区规划和建设。

三、提升“智慧机场”信息化水平

以持续改善旅客服务体验为主线,结合智慧生产、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促进“互联网+”等新技术在上海机场的运用,力争成为机场行业实践智慧运营和智慧服务的特色机场。

推进智慧货运信息化建设,提高运作效能;推动货航在浦东机场实施电子货运项目,持续提升上海机场电子运单覆盖率比率;推动“电子口岸”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

四、完善航空口岸联动协作机制

每年召开两次上海航空口岸联席会议,掌握口岸查验单位和运营单位的业务需求;创刊《上海航空口岸工作动态》,加强航空口岸各单位之间的工作信息交流,各单位确定一名口岸工作信息联络员;不定期召开各类专题会议,协调和推进落实相关具体问题,重点围绕浦东机场T1航站楼中转厅的投入使用、监管设施设备智能化研究、浦东机场卫星厅投运前期准备等;加强与口岸查验和运营单位的沟通和协作。

五、围绕文明口岸建设,开展口岸文化交流

围绕文明口岸核心价值体系,以“优化通关环境、优化口岸服务、优化协作配合”为目标,通过各类有特色、有活力的同创共建活动,促进与航空口岸各单位之间的文化建设和交流,以文化建设的凝聚力提升联动协作的战斗力,共创和谐文明航空口岸。

二、记者问答

1、记者问:请市口岸办武副主任介绍一下跨境贸易改革的若干措施中,企业可以显著感受到便利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

市口岸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伟:

若干措施施行后,最显著的就是进口集装箱货物通关流程从原来的串联,改为报检报关并联、通关作业和物流作业的“大并联”,企业通过“单一窗口”和“港航纵横”提供的“通关+物流”服务,及时组织相关作业环节的高效衔接,办理进口边境手续的时间可从72小时压缩到48小时以内。

进口单证办理方面,原来部分需商务部审批的自动进口许可的汽车产品审批权委托上海实施后,企业“最多跑一次”,办理时间可从54小时压缩到24小时以内。

出口单证办理方面,原来由检验检疫和贸促会两部门窗口签发的原产地证,现在全面推广“网上申请、自主打印”,企业可以“不见面”取得原产地证,办理时间可从14小时降低到7小时以内。

2、记者问: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是推动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否请谭武副关长简单介绍一下海关在提高通关时效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以确保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

上海海关副关长、新闻发言人谭武:

根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海关确定以2016年海关通关时间为基准,2017年底前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为完成该目标,我关一是全力推进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大力推行“一次申报、分步处置”通关模式。二是持续提升通关无纸化率。推动已联网许可证件、原产地证和减免税货物纳入无纸作业落实到位。三是推进查验无纸化。着力查验全程无纸化,全面应用移动查验单兵作业系统、岗位间单证无纸化流转等,进一步压缩查验环节耗时。四是优化理货报告传输。将原有的海运进口集装箱整船卸货后传输理货报告的做法调整为随卸随发,将理货报告发送平均时间从原来的船到港后20小时缩短到卸箱后4小时。五是加快单证处置。针对超长时间未放行报关单这一影响通关时效的关键,自主开发和优化上海海关通关时效监控系统,对申报后超24小时及超15天未放行报关单进行标示,加快处置效率。

据统计,2017年关区进出口海关通关时间分别为18.77小时和1.32小时,较2016年缩短36.29%和34.98%,顺利完成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目标。

3、请问上海海事局谢群威副局长,您刚刚介绍的长江口深水航道“超宽交会”试运行情况,上海海事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深水航道的通航安全?

上海海事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谢群威:

首先,我们的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定期对深水航道及其边坡水域进行扫测,遇到台风等特殊情况,会加大扫测频次,同时,航海保障中心对航标等助航设施效能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扫测或监测发现异常,将及时按照有关程序及时处置。

其次,上海海事局在交通运输部的领导下,及时修订颁布了《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安全管理办法(试行)》,以专门章节对超宽交会进行了规定,为超宽交会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第三,全力做好《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的宣贯工作,我们年初组织召开上海港130多家港航企业参加的专题宣贯会,帮助和督促船舶及驾引人员熟悉和掌握新修订的《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的最新规定。上海海事局也将依法依职做好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四,我局分支机构吴淞海事局成立的深水航道海巡执法大队,将实施24小时巡逻艇值守,保障深水航道船舶的航行安全。

第五,上海海事局将加强与航道、码头、邮轮公司等港航单位的密切合作,不断完善工作方案,通过高效的协作来提高深水航道的航行安全。

4、刚才提到了上海边检总站李副总站长谈到打造“智慧边检”方面的情况,请李国官副总站长介绍一下具体有哪些方面的工作?

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副总站长、新闻发言人李国官:

为提高口岸管控效能,上海边检总站主动对标上海“智慧公安”建设,大力推进边检信息化建设,努力为边防检查工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加大自助通关建设力度。目前,从空港口岸使用自助通关出、入境的旅客验放时间已大为缩短,仅需10秒左右;从海港口岸乘坐母港邮轮入境的旅客凭“通关条码”过关仅需3秒左右,大大提升了通关效率,进一步顺畅了口岸通关环境。上海边检部门将在浦东国际机场、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二期等旅检现场增加自助通道数量,完善自助通关生物特征比对性能,提升旅客自助通关比率,确保自助通关率占比50%以上。二是全面推行人像、指纹等智能信息技术在边检工作中的运用。推进生物识别签证项目建设,提高生物特征采集效率。加强对指纹、照片等生物特征数据的深度利用,实现重点人员精准锁定,提高对入境外国人生物信息采集的效率。实现口岸限定区域管理智能化。对符合条件的海港口岸实现卡口、梯口的智能化管理,各类基础信息的自动比对与配平,切实提高检查管理工作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三是全力推进“互联网+边检服务”平台建设。主动拥抱新科技,将大数据思维、信息化手段与边检工作高度融合,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管控能力和服务水平,例如:今年2月1日起,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自助通关旅客出入境后,已经可以自助打印出入境记录凭证,该凭证与边检机关加盖在出入境证件上的中国边检验讫章具有同等效力,这项措施受到广大出入境旅客的一致好评。又如:海港口岸船舶入境检查手持PDA验放模式。目前,国际航行船舶抵达口岸,代理公司需携带船员证件和申报材料前往边检站窗口办理入境手续。上海总站正在研发PDA无线验放系统,民警接船登轮时,通过手持PDA无线调取船舶及船员预检资料信息核对,办妥入境手续后自动向船舶代理互联网申报端反馈结果信息。值此机会,也请媒体朋友们一道,配合大力宣传关于自助通关和出入境记录自助打印这两项举措,让更多的出入境旅客能够惠享便民服务。

5、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市政府新闻办)副处长黄铮: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通气会到此结束,如媒体记者还有其他问题,会后可找相关单位负责同志进一步沟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