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嘉兴港,现场紧张繁忙,却又井然有序,不远处刚刚抵达的大型货轮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一座气势恢宏的现代化港口跃然眼前。
近年来,随着码头建设的不断加速,与上海、宁波港合作的深入推进,嘉兴港在全省沿海港口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突显,已成为浙江“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带动的开放大发展为契机,紧紧抓住港产城统筹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的历史机遇,嘉兴滨海新区又对港口物流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发展期望——打造杭州湾北岸海河联运型港口物流枢纽。
回望:物流业走上快速发展轨道
近年来,嘉兴港港口物流业快速崛起,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截至2013年底,嘉兴港已建成生产性泊位38个,另有在建泊位8个,前期准备泊位码头12个;201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660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1万标箱,增速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
其中,集装箱物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8年以来,嘉兴港依托甬嘉港口联盟,以及与上港集团的成功合作,积极拓展腹地市场,大力发展南北航线,“港口联盟”效应持续扩大。截至2013年底,集装箱沿海航线已达15条,月均航班超130艘次,集装箱航线实现了内支线、内贸线及外海航线、内河航线全覆盖。2007年至2013年,嘉兴港年集装箱吞吐量从不足4万标箱到突破100万标箱,同比增长34.5%,增幅居全省沿海港口首位。
数据背后,嘉兴港海河联运物流发展稳健,至杭州东洲、嘉兴内河枢纽港的集装箱海河联运实现首航,钢材、石(木)材、石油化工品、煤炭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港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都记录着嘉兴港物流业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乍浦港区、独山港区和海盐港区,依托自身优势,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物流发展局面,一条滨海港口物流发展带已基本形成。
前行:打造海河联运型港口物流枢纽
发展成绩是亮眼的,然而成绩面前,嘉兴港人更多地看到了不足和潜力。
“港口物流统筹协调不足、海河联运优势尚未发挥、口岸综合服务发展滞后和物流增值服务发展缓慢等,都是我们现在比较薄弱的方面,需要进一步突破。”市滨海办(港务局、口岸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尤其是当前港口物流业发展正面临巨大机遇,我们必须正视自身的问题,抢抓机遇完善发展。
他给记者分析道,从当前的外部环境来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宁波保税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都在“家门口”,区域开放的新形势为滨海新区的物流发展打开了新局面;从自身发展来说,港产城统筹发展试验区的建设也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为此,新形势下,围绕物流业发展,滨海新区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思路: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带动的开放大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立足滨海新区港产城联动融合的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围绕“一心两翼”总体空间架构,突出海河联运物流特色,努力建成海河联运物流新高地、临港产业物流集聚地、港口物流协作示范地,打造杭州湾北岸海河联运型港口物流枢纽。
举措:从产业到布局全方位提升
如何打造这一枢纽?
记者了解到,在产业体系和业态培育上,滨海新区将重点发展国际集装箱物流、临港产业物流、海河联运物流和公路港物流等四大优势物流业,培育发展保税物流、供应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三大新兴物流业。同时,积极培育物流总部经济、物流金融以及第四方物流等高端物流业态。
在空间布局和园区建设中,滨海新区将打造“一带四园”的总体架构,其中“一带”指滨海港口物流发展带,“四园”指嘉兴港区综合物流园区、平湖独山港区物流园区、海盐临港物流园区和嘉兴港保税物流园区。
其中,嘉兴港区综合物流园区以公路港、海河联运物流和仓储配送等功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综合性物流园区和滨海新区物流业发展主平台;独山港区物流园区则是要发挥深水条件和与洋山港联盟合作的优势,打造以集装箱和大宗商品为主要特色的杭州湾北岸海河联运型综合物流园区;海盐临港物流园区要力争成为主要服务于海盐及周边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嘉兴港保税物流园区则将不断强化与上海自由贸易区和杭州网上自由贸易区的紧密合作,建成杭州湾北岸一流的保税物流服务高地。
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序幕即将拉开。随着港产城统筹发展试验区的加速建设,嘉兴港物流业发展将再次扬帆远航,演绎新一轮的“崛起”。
来源:上海航交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