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关:打好“三张牌”推进通关一体化

【信息时间:2015-03-16 14:0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去年,在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大格局下,青岛海关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不等不靠,提出打好推动青济通关一体化、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三张牌”,打造便利化通关环境,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推动青济通关一体化
  创新措施

 去年,青岛、济南海关业务正式切换。同处省内的两个直属海关,在推进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共同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的进程中,先天优势明显。对此,青岛海关提出打好“同省牌”,加强与济南海关密切协作,积极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去年211日,位于东营市(属于济南关区)的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岛关区黄岛港申报进口装有废纸的15个集装箱,在施加海关电子智能锁、经港口电子通道卡口自动施封后,踏上了去往东营的高速路。4个小时后,该批货物到达东营通和物流海关监管场站,经卡口系统自动解封、自动完成转关核销后,放行运往华泰集团的原料场。整个转关过程无需海关关员人工操作,全程无纸化。
  “转关无纸化可以说是真正实现24小时无障碍通关,完全感受不到两个关区的概念。”该公司经理付红军表示。
  转关无纸化改革是青济两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举措之一。针对济南关区大部分货物从青岛口岸进口的实际,青岛海关全国首创“属地申报、授权放行”的通关模式,把青岛口岸的放行权限授予济南海关的部分通关现场,使企业免于往返口岸海关办理通关手续。不仅如此,青岛海关还打破关区限制,通过授权共用、监管互认、业务联动、资源共享,推动两关物流信息互联互通,与济南海关形成统一虚拟关区,实现省内业务一体化新突破。
  助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拥有前湾港和董家口港两个深水大港的青岛具备良好的港口、区位和政策优势。青岛海关强化与路带海关的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让丝绸之路经济带通关更便捷、物流更顺畅。
  在前湾港站,在海关的监管下,一辆辆装载集装箱的火车沿着铁路线一路西行。这一条条的铁路,把青岛港与河南、陕西等省份,甚至中亚、欧洲等国家连接起来。
  对不具备施加封志的转关货物,在确保实货监管到位的前提下,即报即批即放,加快办理转关手续的速度。经批准对某些转关货物采用允许企业使用自备车辆、认可商业封志的诚信转关措施……一条条便捷的转关措施,使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联系得更紧密,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省区抱团更紧。
  青岛海关还支持青岛获批全国第二家、沿海地区第一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促成“前港后站、一体运作”海铁联运模式。去年年底,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正式运行。该中心内的铁路中心站与全国铁路近600个集装箱办理站开展运输业务,并与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国境口岸相连,进一步打通丝绸之路的物流通道。
  下一步,青岛海关将落实海关总署要求,整合丝绸之路经济带10个海关进行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建立与“丝路带”区域发展相适应的海关区域通关监管新机制,提升关区之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水平,营造可预见、低成本、高效便利的通关环境,使整个经济带地区生产要素实现跨区域自由流动。
  对韩贸易通道
  从“最短”到“最优”
  山东半岛对韩贸易有着天然的区位优势,青岛海关辖区每周有328架次定期航班、54艘次客货滚装轮渡、32艘次集装箱班轮往返,空运1小时即达、轮渡夕发朝至,形成了密切连接中韩两国物流、人流、车流的独特优势。青岛海关作为我国对韩贸易的重要门户和窗口,积极深化改革、创新监管服务来不断适应贸易新业态。
  青岛现代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为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提供履带和轮轴的韩资企业,也是一家中韩aeo认证企业。今年25日,该公司申报进口418件价值344149美金的挖掘机专用履带成套散件,从海关开设的aeo企业报关专用窗口通关。
  “我们在代理aeo企业通关时,‘待遇’一下子提升了好多。”青岛易安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报关员王俊磊说。自去年41日起,中韩海关aeo互认正式实施后, 像青岛现代机械有限公司这种中韩aeo互认企业在青岛关区已达234家,总量居全国第3位。这些企业可享受中韩双方海关降低查验率、简化单证审核等多项通关便利,平均通关效率提升近7成。
  在中韩自贸区一体化的概念下,该关还创新疏港分流、过境和多式联运监管的信息化手段,打造海陆空铁一体的物流体系;密切与韩国海关对接,加强双方信息交换、工作联动配合,围绕做大中亚与韩国过境运输业务,助力实现中韩大宗货物贸易通过海铁联运在青岛集散……
  通过推广中韩携车旅行、车载物流、甩挂运输的试点经验,加速了进口货物疏港分流,压缩了出口货物集港等待耗时,地理意义上的“中韩最短航道”正在悄悄升级为物流和贸易意义上的“中韩最优通道”。据统计,2014年,青岛市对韩贸易额达553.2亿元,同比增长4.4%
来源:上海航交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