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共同启动上海港第3000万只集装箱起吊,上海港蝉联世界第一大港。首次突破年3000万TEU,上海港创造了世界港口史上的新纪录。
从1978年拉开集装箱运输大幕至今,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不断取得突破。200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TEU,2006年突破2000万TEU,在世界大港中名列前茅。2010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全球排名双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而今迈上3000万TEU的台阶,使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TEU的港口。
2011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且复苏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增多,上海港在此背景下能突破3000万TEU大关,首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其次,上海港加快推进港口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以日趋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和良好的口岸环境,更好地服务长三角、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以较高的装卸作业效率、先进的码头设施设备和专业的人才队伍,不断增强客户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TEU,标志着上海港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聚能力、辐射能力和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港口大国,货物吞吐量规模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港口物流枢纽作用日益增强,服务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据交通运输部统计,今年1至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83.2亿吨,同比增长13.0%;其中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91亿TEU,同比增长12.0%。
据介绍,2012年,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加强全国港口的结构调整,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同时采取措施促进大中小港口、区域港口群协调发展,鼓励港口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