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是综改方案赋予厦门的一个重要定位。厦门港口管理局副局长洪里专接听市长专线时透露,将积极推进“厦漳泉同港化”,促进厦门港和泉州港的合理分工、互利共赢。这既是厦漳泉同城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打造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需要。
航运中心大厦5月开建
洪里专透露,今年将编制完成《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案》,10月份提交交通运输部审查;5月份在海沧开工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大厦”。
今年还将组建两个新机构,分别是厦门航运交易所和东南国际航运仲裁院。航运交易所争取5月份挂牌运作,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两岸航运服务和船舶进场交易,实现与上海航交所信息共享。东南国际航运仲裁院同样也争取在5月份挂牌运作,为两岸航运往来提供海商事法律仲裁服务。
邮轮母港建设方面,今年将争取交通运输部、国台办将厦门港确定为国际邮轮直航两岸的试点口岸;强化邮轮旅游营销工作,积极招商引轮,争取新辟2条以厦门为母港的邮轮航线;加快推进邮轮母港城的规划建设进度,完成邮轮母港城规划,并启动一期项目方案设计及其他工作。
推进厦泉两港合理分工
推动厦漳泉同港化,是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内容。港口管理局已建议市委市政府,加速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在厦门港整合完成的基础上,推动厦漳泉同港化建设,统筹安排各项经营,推动港口合作共赢。
“只有整合才能合理利用港口资源,避免过度竞争,降低企业管理成本。都追求‘小而全’,结果是大家都吃不饱。”洪里专说。他表示,厦漳港口已经实现整合,接下来要研究的就是密切厦门港和泉州港的交流合作。现在的初步思路是,主要通过市场和资本的纽带,实现厦泉两港的合理分工,避免重复建设。通过合理分工,科学布局,两港之间有合作互动,也有良性竞争,从而实现互相依存、互利共赢。
今年吞吐量要达710万标箱
据介绍,2011年,厦门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57亿吨,同比上年增长12.4%。集装箱吞吐量完成646.5万标箱,同比增长11.0%。旅客吞吐量完成1099.4万人次,比增12.2%,其中台湾航线旅客吞吐量达143.2万人次,比增9.3%。港口生产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并走在海西经济区港口的前列。
2012年厦门港的预期目标是:全港货物吞吐量增长10%以上,达到1.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0%以上,达到710万标箱。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亿元。
掌线实录
努力争取启运港退税政策
记者:综改方案提出,积极研究将厦门港列为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在厦全国政协委员也就此提交了提案。这项政策对企业来说最实质的好处是什么?
洪里专:我们配合市政协提案调研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研讨,进一步明确了争取政策落地的努力方向。现在全国只有上海获得了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厦门要争取项目落地,还需要很大的努力。
启运港退税政策,打个比方,同样是退税,原来是回国前在海关凭发票退税,现在只要在商店买完东西就能直接退税。取得这项政策,对企业来说能节省不少费用,加快资金周转,从而提高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东渡港区功能由南到北调整
记者:东渡港的货运功能将部分转移到岛外,今年将有哪些动作?
洪里专:东渡港区功能的转化,总体思路是由南至北,逐步调整功能布局,部分货运功能将转移到岛外。今年,我们将加快东渡港区1~4#泊位搬迁、改造工程,完善现有邮轮码头和客运中心的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邮轮母港的规划、建设进度,年内启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航运物流商务区的建设。
(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