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亿吨大港的梦想 |
汕头因港而生,因港而立,建设亿吨大港是多少潮汕人的梦想。近年来,汕头市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千方百计引导企业拓展货源,加大力度改善航道等港口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支持大型码头充分发挥靠泊能力,目前汕头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势头,显示了国内外运输企业对汕头港码头设施、货源市场及服务水平的信任,体现出港口吸引力、辐射力正在逐步加强,成为粤东、赣南、闽西南等腹地集装箱进出口的主要门户。 华南地区最长最深最大防波堤2015年竣工
图:广澳港区防波堤效果图 防波堤工程是港区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港区内船舶安全装卸的生命线。据悉,汕头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港口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广澳港区防波堤工程建设克服了种种困难,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至去年底共完成投资约1.9亿元,预计2015年竣工。 广澳港区防波堤工程包括西防波堤和外东防波堤,防波堤总长8055.9米,是华南地区最长最深最大的防波堤,工程总投资约16.28亿元。防波堤项目的建设,将为广澳港区的全面开发建设创造基础性条件,为30多个泊位提供有效掩护。3月初,广澳港区防波堤建设现场一派繁忙,陆地抛石施工加紧进行,堤身不断向前延伸……“海域施工不同于陆地,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施工单位广州打捞局的负责人贺俊锋告诉记者,外东防波堤的外海是无掩护无遮挡的,只要外海出现涌浪,在防波堤这里就会造成比较大的风浪,就像一个挖机似的,把石头一块一块给“抠”下来。同时,防波堤的技术标准较高,其基槽深度达到水下30多米,因此施工难度很大。“目前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加快施工进度,每天可推进8米左右。”贺俊锋说。 据了解,目前防波堤项目已克服了困扰工程建设施工的一系列难题,正在加快建设中。外东防波堤工程陆路施工通道已经修通至堤根,陆上堤体实体已往外海域推进至300米处,水上已完成堤体主体前段450米基槽开挖和水上石料抛填工作;西防波堤工程陆路施工通道已经修建完成,陆上堤体已推进至810米处,水上已完成堤体主体前段950米基槽开挖和水上石料抛填工作。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约2.3万平方的项目堤体护面砼构件预制场已全面建成。 “十二五”期末吞吐能力达8000万吨 近几年来,汕头市港口管理部门和港口企业创新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融资方式,目前已经形成一批项目加快前期工作,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项目投入使用的态势。近日,作为目前粤东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集装箱码头,汕头港广澳港区一期工程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竣工验收正式投产,极大地改善汕头港的功能,提高汕头港的规模和综合实力。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汕头市将掀起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新高潮,重点建设广澳港区防波堤、10万吨级航道,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两个,2万吨级石化码头、5万吨级石化码头、10万吨级散货码头各一个,以及海门港区煤炭中转基地和一批石化码头。同时,完善港口集疏运、口岸等综合配套体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港货物吞吐能力达到8000万吨左右。市港口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汕头港将全面加快广澳港区和海门港区重点项目的建设,今年将全力确保广澳防波堤工程建设按照计划进度加快推进,确保粤东煤炭中转基地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确保广澳港区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2万吨级石化码头、马山港区华能汕头电厂重件码头和广澳港区航道二期工程等项目按今年计划推进到位。 据悉,广澳港区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目前项目工可报告及相关专题报告上报至国家发改委,项目建成可增加集装箱通过能力近120万标箱,广澳港区2万吨级石化码头工程省发改委已于2012年6月核准码头工程项目。省交通运输厅于去年10月14日批复同意码头工程初步设计,码头项目开工备案申请已报至省交通运输厅。项目建成可增加通过能力170万吨,使得石化成为汕头港的主要货种之一,为打造油气液体化工原料基地打下基础。 |
(中华航运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