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边检总站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助力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服务保障运输进口粮油、液化天然气等基础民生物资的交通工具安全高效通关,让幸福感“飞”进沪上千万家。
十项举措助力国际航行船舶通关效率提档增速
2月26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靠泊洋山港的丹麦籍“美格马士基”轮中国船员小王经过防疫检查和边检查验后离船入境,刚到隔离点就迫不及待地与家人进行了线上团圆。为全力解决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难题,上海边检机关加强与港航企业的联系,严格落实船舶航行轨迹核查和船员行程排查措施,加强对船员航海期间健康日志的检查。在严防疫情输入的同时,将边检查验窗口前移至外轮梯口,为长期漂泊海上的中国籍船员办理离船入境边检手续,无缝对接船员调换封闭式转运通道。据统计,自去年3月9日上海港首次启动国际航行船舶中国船员换班机制以来,上海边检机关已累计为2.5万余名中国船员办理了离船入境和登轮复工手续。
不仅是船员换班难题得到解决,国际航行船舶通关便利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自去年12月14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台《关于服务促进长三角航运枢纽建设十项措施》以来,上海边检机关从优化出入境边防检查流程、简化手续、提高边检查验效率等方面发力,实现了长三角地区港口边检机关行政许可随到随办、网上办理、一次办结、区域通用,大幅降低了航运企业和相关作业单位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进一步激发了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的产业活力和企业竞争力。新举措实施后,预计每年可为国际航行船舶累计节约数万小时通关时间。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