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一批来自日本东京的微型气泵在上海海关所属外高桥港区海关关员监管保障下,于外高桥港区国际中转集拼仓库内完成拆箱作业。随后,这批国际转运货物被装入转运集装箱,在海关电子关锁全程监管下,运至上海洋山口岸集拼仓库,与国内其他9批出口货物一起重新拼箱后,于8月30日下午,由洋山港装船出运至美国纽约。该批货物的顺利出运标志着上海口岸首批外高桥港-洋山港“两港联动”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实现全流程贯通。
在上海港,由于近洋航线集中在外高桥口岸,远洋航线集中在洋山口岸,因此跨关区中转是实际市场业务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拓展上海港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有利于进一步发展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吸引国际采购、分拨配送等高附加值物流增值服务向上海港集聚,推进上海港向港口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以新业务带动新产业,以新产业带动新发展,助力上海航运中心建设。
“一方面对企业而言依托上海港两港联动进行国际中转集拼,可以有效整合外高桥港和洋山港货物资源和航线优势,有利于整合扩充国际中转集拼业务量,为全面推广此项业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此次作业,海关进一步创新了监管手段,成功运用物流电子锁系统、车辆监控视频、AI智能识别计算、电子围网和GPS定位等相关技术,实现货物进出监管仓的自动审批及途中运输全程可视化监控。”外港海关查验三科副科长张轶凡介绍说。
为进一步整合优化上海港拼箱业态环境,挖掘市场客户需求,促成上海港首次国际中转集拼两港联动业务开展。上海海关积极推动海运进出境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发展,结合港区实际创新监管方式,不断推动中转集拼业务海关监管方式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探索设立国际中转集拼中心,优化作业流程,减少关务环节,降低企业实际运作成本。未来国际中转集拼跨关区业务会趋于常态化,开创上海港国际中转集拼新局面。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