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银行与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公布2023年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排名(CPPI),洋山港在全球405个集装箱码头中连续两年拔得头筹。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不断攀升需要海关提升通关效率和监管效益。近年来,上海海关所属洋山海关全方位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硬件水平、解决监管瓶颈、提升监管效率。
近日,一艘装载3281个自然箱的“韩新夜明珠”号外籍货轮靠泊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仅用21个小时就完成装卸作业。洋山海关船舶监管科副科长池晓楠介绍:“船舶实时位置、进港时间、换班船员等情况一目了然,有效保障我们第一时间登临检疫,减少船舶在港非作业时间。”进口集装箱从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卸船。洋山海关将过机扫描环节嵌入码头作业流程,实现机检的无人化、智能化、无感化作业。每个集装箱平均过机扫描时间仅为2至3分钟,“智能审图”每幅图像平均耗时5秒钟,压缩机检直放时间超50%。上海中远海运集装箱船务代理有限公司外勤部副经理单向宇介绍:“船舶在港时间的压缩,节约了非生产待时费用、燃油费、租金等,有效降低了船公司运行成本,进一步提高船舶运行周转效率。”
记者获悉,今年前6个月,洋山海关共监管国际航行船舶5137艘次,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集装箱机检总量共计1.2万自然箱。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