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9日揭牌

【信息时间:2013-09-29 11:0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仪式9月29日上午在外高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共同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揭牌。

  高虎城在仪式上致辞。他说,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重点任务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这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制度创新,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对激发经济活力、创造制度红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虎城说,在试验区总体方案制定过程中,上海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在政府职能转变、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扩大服务业开放、创新监管服务方式、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先行先试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全国人大常委会为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上海市组建专门机构、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为试验区运行做好了充分准备。接下来,试验区面临重要的实施任务,我们要按照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工作,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上海改革开放经验比较丰富、开放型经济规模较大、内外经济联系面较广、国际化企业集聚程度较高的优势和特点,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建设一个法制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具有国际水准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时,加强和完善风险防控管理,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商务部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继续积极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成为我国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发挥好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推动形成我国面向全球的新的竞争优势,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杨雄在致辞中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向在试验区筹备过程中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国家各部委、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通过试验区先行先试,为全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今年以来,为了形成试验区总体方案和做好筹备工作,国家各部委付出了很大努力。今天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离不开国家各部委的积极指导和大力支持。

  杨雄表示,启动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发挥示范作用,奠定了很好基础,提供了很好抓手。我们将按照中央要求,在国家各部委的继续指导支持下,把建设试验区作为全市最重要的改革任务,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切实防范各种风险,全力以赴,持之以恒,一定实施好、完成好这项重大的国家战略,更好地服务于全国改革开放。

  上海市领导殷一璀、吴志明、李希、屠光绍、沈晓明、尹弘、姜樑出席。仪式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任艾宝俊主持。中国生产力学会会长王茂林、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工商总局副局长刘玉亭、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证监会副主席姜洋、保监会副主席王祖继以及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部委有关领导出席挂牌仪式。

  挂牌仪式上,首批入驻自贸试验区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代表获颁证照,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八家银行成立了自贸区分行,交银租赁公司成立自贸区分公司,花旗银行、星展银行两家外资银行也在自贸区成立了支行。九家中外合资、外商独资服务类企业也正式成立,16家国内企业在自贸区获得颁发营业执照,标志着这些企业可以正式的进入营业状态。仪式后,韩正、高虎城、杨雄等察看了自贸试验区“一口受理”办事大厅。

  据悉:下午14:30还将召开情况说明会。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上海自贸区管委会负责人将介绍自贸区有关情况。

  经历数月的筹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今日终于迎来挂牌。日前,国务院印发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规定了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当然总体方案有待上海市出台的细则具体落实。专家分析,自贸区旨在通过开放促进国内改革,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和扩大服务领域开放,外资在自贸区的空间更大;金融改革有助于国内市场一体化,但需防范资本转移和套利风险;而税收优惠不是自贸区的改革重点,力度低于预期。

  开放促改革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方案明确,在自贸区内坚持先行先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率先建立符合国际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使试验区成为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设立上海自贸区的意义不亚于当年中国在深圳设立特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庄芮对中新网财经频道分析,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通过试验区的方式寻求制度上的创新,试验一些大尺度的开放,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往前推一步。她认为,上海自贸区重点是以开放促改革,推动国内的改革,其次进一步开放市场。

  “上海自贸区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上海制度’和‘上海机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表示,更看重上海自贸区对全国改革和国内经济转型的作用。自贸区的很多制度创新肯定会在两三年内逐渐向全国辐射和推开。

  他说,“自贸区这么大一个动作选择在长三角思维领头羊上海来做,这表明了我们改革开放的决心。而且自贸区的这些改革和和创新是中国必须做的,也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

  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表示,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的意义关键是两点:第一,是中国寻求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道路,特别是服务贸易领域和投资领域要进一步对外开放。第二,中国未来的改革不是寻求地方的政策突破,而是寻求能够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建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调研时提出,要把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作为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先行先试的一个重要平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将通过监管模式的创新,大幅度提升货物贸易便利化,通过先行先试和金融创新来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开放,通过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扩大服务业开放,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需要。

  6大服务领域扩大开放 外资空间更大

  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表示,将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研究制订试验区外商投资与国民待遇等不符的负面清单,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模式。方案明确规定了6大服务领域18个行业扩大对外资的开放措施。

  金融服务对外资开放列在首位,其中,银行服务方面,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在试验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

  不尽如此,中资银行服务业务也进一步开放。方案规定,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允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办离岸业务。保险服务方面,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方案表明,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

  丁志杰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这是中国在市场准入方面很大的突破,通过引入新的竞争者,是市场竞争更充分,价格由市场决定,提升行业的效率。不过由于银行业具有高负债和溢出效应大的特性,所以要求具备一定的条件。

  最新消息称,目前工行、中行、农行、建行、交行、浦发行、招行和上海银行等8家中资银行已获银监会批准在自贸区设立分行。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外资银行也拟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点。

  此前颇受质疑的电信行业也对外资开放。方案规定,在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外资企业经营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电信业务,但如果涉及突破行政法规,须国务院批准同意。除了金融和电信领域外,方案还规定了在航运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扩大对外资的开放。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董事总经理左小蕾认为,上海自贸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给予外商投资的自由度和空间将更大,将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但受限于自贸区面积,不可能所有服务领域都对外资开放。

  金融改革先行先试 需防资本转移和套利风险

  自从上海自贸区方案获批后,各界对金融改革试点就抱有较高期望。不过各界对自贸区内会否有金融改革的内容看法不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和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均对中新网财经频道分析,上海自贸区的重点应该是自由贸易和服务,而非金融改革,金融只是满足贸易和服务投融资的需要。

  日前公布的总体方案给出了明确答案。方案指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

  “自贸区金融制度改革和创新大思路是对的,而且推进力度也很大。”丁志杰分析,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跨境使用是当前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最重要的事情;利率市场化意味着未来国内市场需要一体化,由于国内还存在严重的金融分割和阻滞,单纯从国内进行改革就很难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只有通过对外开放和国内金融改革同时推进金融的改革和深化。

  丁志杰认为,自贸区金融改革有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也会使上海成为人民币全球中心。

  不过也有学者表示,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比较谨慎。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微博)表示,市场之前预期的资本流动、本币自由兑换等方面稳妥推进,不可能一下子放开。

  吴晓灵则强调,不应对自贸区的金融领域寄予过多期待,也不太同意在区内把利率完全放开。金融只是一个服务业,当服务贸易和投资遇到什么样的金融障碍时,就扫除什么样的障碍。“只要自贸区的利率一放开,就会有很多的资金往里面跑。”

  庄芮分析,自贸区内的金融改革可能会带来资本转移和企业套利的风险。丁志杰也表示,存在短期资本跨境流动和区内区外套利的风险,但可以通过形成国内市场一体化和提高市场效率来防范。

  税收优惠非重点 方案未提15%企业所得税优惠

  税收政策优惠是大家争议较多的话题。此前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的专家均认为,自贸区内可能不会推出这项政策,因为税收优惠政策不是自贸区的主要目的,而且这一政策在区外不可复制,也无法推广。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从官方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应该不会有企业所得税减为15%的优惠政策。因为自贸区的政策和创新需要有可复制和可推广的价值,显然这个政策在自贸区之外没有办法复制和推广。

  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上海自贸区方案制定参与者王新奎日前表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目标不是传统的由优惠和特殊政策构成的“政策洼地”,而是可复制的、先行先试的改革试验区。他还表示,免税店不是自贸区关注的重点,也不符合自贸区建设初衷。目前自贸区内没有考虑开设免税商店,不会复制“离岛免税”模式。

  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处长张红此前在上海交通大学的讲座上也否定了企业所得税15%优惠的说法。她透露,自贸区本想设计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范围和政策,但是“没有,真的没有”。

  27日公布的自贸区总体方案没有提到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而是“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企业或个人股东,因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等资产重组行为而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缴纳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方面适用中关村等地区试点的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纳税政策。在管清友看来,自贸区的税收政策优惠程度低于预期。

  不过方案表示,在符合税制改革方向和国际惯例,以及不导致利润转移和税基侵蚀的前提下,积极研究完善适应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

(新闻晚报、东方网)

 

挂牌仪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出席仪式并为中国上海贸易区实验区挂牌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上海市市长杨雄共同

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