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拓展服务 助推洋山经济发展
洋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统一部署开展了服务企业百日行动。该行动的宗旨在于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工作方针,以服务企业、服务外贸、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服务企业的意识、完善服务企业的措施、提高服务企业的水平。本着“便捷、高效”的原则,大胆创新检验检疫管理模式,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贸易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树立良好的洋山检验检疫服务形象。
一、推出减负措施,做到“一企一策”
洋山检验检疫局按照既定计划,走访了所辖区域的港口运营单位、基础建设单位,保税物流园区内加工生产型企业和物流企业,基本覆盖了监管范围内所有的企业。根据走访记录,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企业提出需要帮助解决的实际困难,及时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和寻求解决办法,做好企业的贴身服务。对于码头运营单位和保税园区内物流企业,根据企业特点和实际需求都制定了相对应的监管方案,努力做到“一企一策”。同时率先在上海各特殊监管区域中推出了“二次出境核销监管”、“卫生证书、原产地证书产地出证、保税区分证”、“国产基建物资和自用设备免于检验”等多条措施,既加快了通关速度,同时也为企业松绑、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企业纷纷表示:洋山检验检疫局出台一系列方便企业的措施,“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的服务态度和“一企一策”真正扶植经济发展的做法使企业感到温暖,帮助企业解决了不少困难,相关受益企业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二、深入在建企业,现场技术指导
检验检疫的特色是有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持着日常执法工作,是技术执法,这就意味着服务不仅需要一腔热情和真诚,还需要过硬的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即将建成的洋山石油天然气码头是国家战略储备码头,从国外进口的优质清洁能源将大大改善和缓解上海乃至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对于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检验检疫,特别是鉴重计量水平,不仅关乎国际贸易费用结算,更关乎我国的国际形象。洋山检验检疫局朱金福局长亲自带领工作组从码头的规划开始,多次参与讨论并提出专业意见。在建设和码头运营筹备阶段,无论酷暑还是寒冬,他常常带领服务组查看码头泊位、输送管道、储存岸罐、主控区域的建设情况,详细了解检验检疫配套设施的配置情况,就发现的问题和整改建议同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展开交流和研讨,提出了包括岸罐建设、管线布置、操作程序等改进意见,以确保计量的准确高效,以先期介入、技术指导的方式帮助了成品油、天然气码头的规划建设,同时也保障了检验检疫基础设施和技术要求的落实。
三、实践服务承诺,创新监管模式
洋山检验检疫局在查验监管中,克服业务量大、人手少、战线长的困难,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践行对外服务承诺,不断提升监管效率和服务水平。一是兑现服务承诺,对入境船舶在第一时间登轮检疫,正常情况下,20分钟内完成主要船检工作,支持盛东公司、冠东公司等码头运营单位快装快卸;二是创新进口成品油码头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变传统检疫人员、检验人员和鉴定人员多次登轮的繁琐和不便,将检验、检疫、鉴定和监管高度融合,实现一次性检验检疫复合操作,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
四、完善一站式检验检疫工作
洋山检验检疫局除继续做好洋山口岸金属材料、小家电、油漆涂料、化工原料等进口法检货物口岸检验工作外,进一步扩大口岸适检商品的范围,完善“一站式”检验检疫工作模式。为更好地开展进口汽车的检验检疫工作,该局积极筹备,不仅派出相关人员至兄弟机构学习,还主动联系具有车辆检测资格的相关单位。2008年12月底,洋山口岸正式开验进口汽车,加快了进口车辆的通关速度,帮助相关客户解决了难题,同时降低了物流成本,客户对洋山检验检疫局热情服务、换位思考的举措表示非常满意。
五、“关检企”联动,探索私人物品快速放行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中国已成为世界目光的聚焦点,同时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中,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士前来上海学习、工作和定居,集装箱入境的非贸私人物品也随之大幅度上升。由于非贸私人物品属于旧品,所有货物及集装箱除接受入境检疫外,还需全部进行预防性卫生处理,加之洋山口岸远离市区,私人物品口岸通关需要较长的时间。洋山检验检疫局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迎世博倒计时活动,重新梳理了入境私人物品报检通关的各个环节,与上海海关业务二处、港区运营单位、非贸中心等多家单位联手,创立了“关检企”三方联动合作新机制,也就是在严密监管的前提下,与有关各方实现查验设施资源的共享和查验监管信息的共享,减少了查验环节,提高了通关效率,减轻了客户负担。
服 务 之 窗
洋山检验检疫局扶植企业发展的措施
洋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探索适合保税港区发展的检验检疫政策。经过多年的摸索,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政策有效整合,打破监管政策瓶颈,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保税港区保税业务的监管模式,采取了一系列便捷企业,加快物流速度的优惠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采取进出境核销制度
对于国产出口到保税港区或者是国外入境到保税区的货物,在进入保税港区时,洋山检验检疫局出具核销证明。货物在保税港区仓储、集拼后,再次出境至国外时,根据核销证明进行核销。采取这种制度,可以有效避免货物二次检验的问题,加快保税港区的物流速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国产基建、自用物资免检措施
对于保税港区内基础建设、出口加工和企业自用的来自国内市场的国产基建物资、加工用原料、零配件、半成品和生产设备,采取宽松的监管政策,视同国内贸易免于检验,对其中涉及强制性认证的货物也免于强制性认证管理,以优化保税港区投资环境,鼓励区内企业从国内市场采购或转移相应物资,对促进保税港区基础建设、加快保税港区招商引资步伐、鼓励区内企业采用国内材料等方面都具有普遍的、引导意义的作用。
三、探索原产地证书、卫生证书分证换证业务
对于目前困扰国内其他特殊监管区域的原产地证书、卫生证书分证换证等问题,洋山检验检疫局积极调研、分析研究,拟在风险控制和可追溯性的前提下,“先试先行”开展相应业务,支持区内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