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展有限公司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狠抓管理。克服金融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抓住国家物流业振兴计划和洋山深水港区全部建成投入运营所带来的机遇,围绕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多元经营为辅的整体经营策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现了集装箱运量与经济效益的双增长。
一、在经营管理上抓基础重实效,各项业务稳步增长
公司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去年全年共完成集装箱运输量40698 标箱,站场经营箱量(含暂落箱、装掏箱等)110767标箱,较前年分别增长了53.6%和 14%;运输、经营箱量合计15.21万标箱,较前年增长了22.7%。今年上半年已完成集装箱运输量17907标箱。纵观公司经营管理工作,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大客户业务为重点,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服务是物流运输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日益激烈的集装箱服务运输市场,企业只有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延伸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才能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公司重点联系中铁多式联运公司、中海公司、路港公司三大客户,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在运输各环节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业务量稳步增长。通过努力,已与50家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包括中远集装箱、马士基航运等大集团客户,其中12家已陆续开始办理集装箱运输业务。
二是以班列运输为营销重要“卖点”,增强市场竞争力。一方面以已开行的苏州、南昌、合肥班列为工作重点,派人专程去合肥与合肥南站、中海合肥分公司协调班列事宜,改每周开行一班为开行两班,增强了铁路运输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拓展新的运输业务,在海关支持下,中心站至陆路口岸的国际联运集装箱运输也已开始运作。
三是充分利用场地优势,推动公司多元化经营。铁路中心站充分利用场地面积大、装卸设备技术先进的优势,大力挖掘堆场对外租赁业务,吸引周边的内贸货源客户。公司密切联系位于园区内的各大企业,力争落实业务合作;重点维护好南昌、合肥、苏州三大班列,继续做好新疆美克项目,做好中转运输服务;积极与船公司合作推进郑州、常州班列,争取增加箱量;扩展运输业务服务品种,如开展普通货物整车运输,开通专用线运输,扩大货场装、掏箱等业务;利用铁道部给予的优惠扶植政策和整车业务开办的契机,积极开展营销、增加新客户。
二、在营销举措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有效开展工作
铁路集装箱海铁联运与水路集装箱结合,将为港口集聚集装箱物流需求和增强服务供给能力,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五定班列”与港区内的“铁路港站”相对接,将极大地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优化运输结构,降低运输成本,这无疑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一个重大优势所在,更是海铁联运对内陆腹地经济发展的贡献所在。公司为进一步拓展海铁联运业务,具体采取了以下几项新举措:
一是巩固发展班列运输,全力以赴扩大箱量。在做好现有班列维护工作同时,与新建成的各中心站展开紧密合作,充分发挥铁路“全天候、运量大、运距长、费率低”的优势,打造沿海与内地间快速物流通道。目前,中心站正与中铁集装箱上海分公司就开发芦潮港至芜湖、南京、阜阳等方向新班列的相关事项进行磋商,计划以空箱进、重箱出的方式吸引外贸货源通过铁路集装箱运输经洋山港口岸出口。此外,中铁集装箱公司与地处金山化工园区的巴斯夫公司就其产品的进出口运输服务的合作洽谈也在进行之中,因其产品均属于危险品,相关承运事项都有待铁道部有关部门进一步论证批复。
二是主动转变营销思路,努力拓展货源市场。在重点做好中海等大客户维护工作同时,广开视野,多触角地与各类船务公司、货代公司接触,大力宣传铁路运输产品,挖掘潜在货源。充分发挥中心站作为洋山深水港配套工程的功能,紧抓上海各港口间货源结构调整,洋山港重点发展国际贸易集装箱运输所带来的机遇,主动上岛开展营销,拓展海铁国际联运业务。同时与入驻临港地区的上海汽车、上海电气、国家大飞机项目等各大公司联系洽谈,拓展内贸货物运输货源。 三是积极发展多元经营,开拓物流增值服务。进一步转换经营观念,创新经营思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多种形式的运输外板块经营。根据临港地区仓库需求量较大情况,建设拆装箱仓库及海关监管仓库,吸引船公司和货代公司入驻中心站,提高堆场利用率。通过进一步沟通协调,争取尽快开通芦潮港铁路车站的保税功能,以吸引内陆车站出口货物的到达。同时开辟新联运方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与一体化的服务,包括货物仓储、运输、搬运、装卸、加工、包装、配送、中转、贸易、信息处理、货物跟踪、物流方案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