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口岸环境 提升口岸功能(动态第10期)

【信息时间:2011-04-25 13:31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2006年5月26日上午,市政府召开上海口岸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口岸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口岸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周禹鹏主持会议,口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市级机关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口岸办主任徐逸波作了口岸工作情况汇报,9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

  韩正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去年3月上海口岸管理体制作了调整,成立了口岸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为做好口岸工作提供了体制和组织保障。一年多来,口岸办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在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国家有关部门及中央驻沪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下,围绕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航空枢纽建设,提高通关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上海口岸软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韩正市长强调,做好上海口岸工作,总的要求是:站在国家战略和利益的高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上海城市国际竞争为主线,以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目标,以建设洋山枢纽港和航空枢纽港为重点,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优化口岸环境,提升口岸功能,努力把上海口岸建设成为安全、便捷、高效的国际一流口岸。要从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实现“四个率先”,更好地服务全国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口岸工作的重要意义。

  韩正市长要求,在新形势下必须从四个关键环节入手,提升上海口岸的能级:

  ——进一步优化洋山口岸通关环境。洋山保税港区是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也是我国目前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口岸特殊监管区域。要充分发挥洋山保税港区的政策功能优势,增强洋山港的中转功能,把洋山港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枢纽大港。要落实各项服务承诺,提高通关效率;要积极争取“启运港”退税政策在洋山保税港区实施,吸引更多的沿海中转;口岸查验单位要从大局出发,克服困难,从监管体制、机制、政策上不断创新。

  ——进一步改善空港通关环境。要加强协调配合,重点要为出入境游客提供更加便捷、人性化的通关服务。要抓住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机遇,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使更多的通关查验政策在浦东机场先试先行,促进航空枢纽建设。

  ——进一步深化“大通关”工作。要完善“5+2天”通关工作制,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增强“一门式”通关服务平台功能。要研究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上海口岸功能,特别是洋山保税港区的政策功能优势。

  ——进一步提升上海口岸形象。口岸文明建设是加强口岸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口岸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形成整体合力,优化通关服务,促进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形成“管得好、通得快、服务佳”的口岸环境,树立良好的整体对外形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形成自身特色,积极探索开展同创共建文明口岸活动。希望洋山港区在这方面能走在全市前面。

  上海口岸办主任徐逸波回顾总结了口岸办组建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并谈了下一步的工作设想。今年上海口岸建设确立两个目标。即重点为建设洋山枢纽港和航空枢纽港服务。

  在谈到对洋山口岸的建设要求时,徐主任强调必须“优化通关环境、放大政策效应、增强中转功能”。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继续会同口岸查验单位优化口岸通关环境;(2)做好二期码头开放的各项准备工作;(3)研究探索进一步增强港区口岸功能的途径和措施;(4)继续做好港区政策功能优势的宣传;(5)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口岸查验单位积极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促进洋山港区国际中转功能的发挥;(6)会同洋山保说港区管委会推动洋山港区同创共建文明口岸。

  会议还拟定了上海口岸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分工和口岸办的主要职责,提出了建立四项口岸工作机制,即:重大问题协调决策机制;归口协调服务机制;与国家有关部门联络沟通机制;同创共建文明口岸机制。

  会议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健全机制,协调配合,形成统筹推进上海口岸的新格局,建设安全、便捷、高效国际一流口岸,为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