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素质塑形象,为旗帜添光彩”----海事处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信息时间:2011-04-25 13:31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上海洋山港海事处在回顾总结去年开展的“牢记党的宗旨,主动做好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海事又好又快的发展,明确今年将深入开展“强素质塑形象,为旗帜添光彩” 主题实践活动,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力求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取得成效。

  一、进行组织动员,明确任务要求。洋山港海事处召开干部职工动员大会,处领导在动员中强调,主题活动要融入中心、务求实效;统筹兼顾、抓好结合;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同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提高“三个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需要,是实践“行政执法一面旗”的需要,也是加强政风建设的需要,要定期组织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评估,加强督促检查。二是创新手段,创建特色。要在“深、精、实、活”四个方面下功夫,把各项工作统一到“强素质塑形象”上来,并大力推进培训工作。三是突出政风,扎实推进。强调政风建设直接关系到海事形象,关系到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始终绷紧政风建设这根弦,树立廉洁、规范、高效、服务的海事形象。

  二、找准服务切入点,为企业办实事。为更好服务辖区港航单位,处领导带队组成调研组,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有计划、有目的的走访了四大港航企业。共征询意见20条,当场回复16条,为企业解决了一些难题,受到走访单位的一致好评。一是在申港石油储运公司油品驳运码头施工建设现场,对该公司提出的协助细化码头靠泊安全论证方案、协助保障码头附近水下障碍物清除作业安全、协调配备防污应急设备及小型锚地选址等需求,有的当即答复并予以解决,有的要求相关科室回去以后抓紧研究及时落实。二是在盛东和冠东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两家均提出了设立大型集装箱船舶应急锚地,提高码头前沿水深等共性问题。调研组高度重视,当场表示:减少船舶在码头滞留时间,保障不因海事延误一分钟是海事部门的服务追求,将积极沟通有关职能部门,为主机故障船舶设立应急锚地,避免占用码头资源。并帮助解决码头前沿水深问题,以确保洋山港的船舶都能满载而来,满载而出。同时拟组织相关业务知识讲座,提升企业应急处置危险品泄露等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在LNG液化天然气公司,与公司项目部探讨了LNG大型船舶监管和管线沿东海大桥铺设时的水上水下施工安全,以及建成后管线水域的保护等问题。并将“LNG船舶检查手册编制”纳入到海事2008年软课题重点研究之列。调研组还将继续走访辖区内其他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大型工程单位,力求作到科学决策、提前谋划、主动服务、有效监管,为旗帜添光彩。

  三、推出六项新举措,服务支线集装箱运输。组织召开洋山水域支线集装箱运输“共创安全,共商服务”座谈会,参与洋山“安全畅通文明”航区共建活动的14家船公司分管领导、安全部门负责人、船长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洋山港海事处详细介绍了服务支线集装箱运输六项新举措:一是对辖区定线内支线集装箱船舶实行定期船舶签证;二是向船长长期开放VTS指挥分中心,让其参与VTS值班;三是通过短信平台向公司指定人员、船长及时播发辖区气象信息和安全信息服务;四是船舶在港区内进行拆修锅炉、主机、试航、烧焊或明火作业等报备可网上进行;五是对在港停留24小时以上船舶,船方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便捷手段报告船舶进出港信息后,享受进出港签证合并办理的便利;六是海事行政违法案件处理实行24小时工作制,全年无休。会上还向各船公司发放了调查问卷、赠送了包含有洋山海域通航安全宣传册等八份材料的“安全服务大礼包”。

  四、“绿色通道”献爱心,深情厚意送灾区。天灾无情人有情,洋山港海事处用实际行动积极投入抗震救灾。一是开通“绿色通道”。洋山港海事处主动向相关公司了解情况,为载运抗震救灾物资船舶开通“绿色通道”,在政务中心设立“载运抗震救灾物资船舶优先办理手续”醒目标志。同时加强了对重点水域夜间巡航,对所有的雷达站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更换备件,以确保辖区安全。二是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体干部职工自发行动起来,纷纷捐款赈灾。全处共捐款69100元,其中党员交纳“特殊党费”43900元。大家一致表示,将结合“强素质塑形象,为旗帜添光彩” 主题实践活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援全国人民抗震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