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使命 勇攀高峰

【信息时间:2011-04-25 13:31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伴随着新年钟声,洋山深水港正式对外开放和洋山保税港区封关运作已整整二年零一个月了。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感到自豪,展望未来的前景,我们信心倍增。

  洋山的崛起、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驻港政府部门、查验单位、经营企业的共同努力,离不开港区内各单位深入细致的作风、科学完善的服务和开拓创新的管理。按照韩正市长的重要指示,洋山保税港区率先开展的同创共建文明口岸活动,建立起协商沟通的通道和平台,创建了合作共建机制,提升了洋山港区整体对外服务形象,取得十分可喜的成效。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洋山海关不断完善“先报关、后进港”通关模式,开发启用“驳运船舶管理系统”,探索创新“以查代核”的保税核查机制,实施“分批送货、集中报关”等方式提高货物通关效率,在为国把关、严密监管和服务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获得双丰收;洋山检验检疫局以优化口岸服务质量、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为主线,努力创新检验检疫管理模式,积极推广实施集装箱提货单电子化,认真抓好同创共建芦潮“文明查验区”,着力推进创建国际卫生海港工作;洋山港海事处开展了“牢记党的宗旨,主动做好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将“三个服务”理念和本质要求贯穿到各项工作中,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组建社会志愿搜救网络,推进海区安全和谐,提高服务效能;洋山边检站组织开展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活动,与浙江北仑港边检站联手打造两港间边防检查优质服务快速通关海域,在服务理念、专业素质、职业精神上有了明显的进步,赢得广大出入境人员、登轮单位和代理单位的好评。港区内各相关单位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发扬“洋山精神”,共同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的国际一流口岸而努力拼搏,涌现了一批“建设功臣”和“服务明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据统计,2007年1月至12月洋山深水港区累计吞吐量已超过600万标准箱,比去年增长了86%;靠泊船舶超过7000艘次,比去年增长71%,其中国际航行船舶4413艘次,比去年增长104%;洋山口岸全年共征税189.23亿元,比去年增长50%;水水中转比例突破50%,其中国际集装箱中转比例达到15%。从洋山海关转关的货物遍及全国20个直属关、109个隶属关区,覆盖地区包括南京、杭州、武汉、长沙、成都、重庆等地,打破了上海港长期以来依靠陆路运输的交通瓶颈。海铁联运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成功开通了合肥、南昌、苏州等地班列。洋山港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大大提高,枢纽港地位在航运结构调整中愈发凸现。

  2008年1月3日洋山深水港区迎来了新年开门红: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班轮、总长397.71米、船宽56.4米、总箱位达到14526标准箱的“伊迪丝马士基号”集装箱船,成功停靠洋山二期码头。在随后的装卸作业中,盛东公司仅用4.75小时完成了4040自然箱的装卸作业,平均每小时装卸850.53自然箱;桥吊单机最高效率达到123.16自然箱。不到一年的时间,盛东公司就一举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两项码头装卸世界纪录!这充分体现了洋山的区位优势和服务能级,和广大海港职工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不断进取、勇创一流的拼搏精神。

  随着一、二期码头的投入运营,洋山港已形成了9个大型深水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长达3000米的生产规模。目前正在试运营的三期A标段,码头岸线长1350米,建设4个标准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280万标箱以上。届时,洋山港将拥有近4350米的码头岸线、13个深水泊位。为确保三期工程A段码头顺利进入调试运营,生产运营单位聚力配合,协同做好运营设施调试及后勤保障工作;监管单位抓队伍提效能,积极应对,确保调试运营后各项工作及时到位;驻港区其他相关单位各司其职,为顺利进入调试运营做好各项准备。

  迈入新的一年,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四个率先”;要进一步发挥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服务”职能,提升查验单位的“执法、管理、服务”效能,深入开展同创共建“文明口岸”活动。我们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通力合作,开拓进取,勇攀高峰,为保税港区的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