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服务理念 提升通关效能

【信息时间:2011-04-25 13:31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据统计,2007年全年洋山保税港区合计征收税收237.8亿元,同比增长80%;洋山海关共监管进出口集装箱605.5万标箱,同比增长75.3%;进出口货物货值800.2亿美元,同比增长66%;监管进出境国际航行船舶4445艘次,同比增长106.4%。洋山保税港区业务发展迅猛,枢纽港地位和保税仓储功能凸显,口岸辐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洋山海关为提高洋山保税港区的通关效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一、不断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口岸辐射能力快速增强。一是海关配套服务更趋完善。从2006年第四季度起洋山港航线航班大幅调整,目前已开通欧洲、地中海、北美、南美、中东、非洲、日本等7条主要航线,每周有45艘次超大型班轮进出洋山港。洋山海关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化管理,提高中转货物信息化监管效能,实现了“卡口联网与控制系统”与“驳运船舶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深化完善“5+2天”通关工作制,调整作业模式和工作时间,对货物放行、卡口管理、船舶监管、视频监控等实行“7*24”小时工作制,人工查验在“5+2天”基础上实行日、中两班工作制。二是区域通关改革不断深入。主动加强与长江流域海关的联系配合,2007年内已将转关运输货物拓展至全国21个直属海关、123个隶属关区。转关货物达301.2万标箱,同比增长122.6%。不断完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已与11个直属海关、33个隶属海关开展相关业务合作。2007年成功放行4310票进出口货物,货值达15.94亿美元。国际中转业务比例从2006年的5%提高至10%,国际中转货物达57.9万标箱,增长241.1%。三是积极开展相关政策宣传。提出推动洋山港区发展的六项支持措施,编写《洋山通关疑难问题解答》,开通了出口放行和结关数据网上查询。2007年内借助新闻媒体、报关、货代协会、社会中介力量等平台先后召开10余次政策宣讲会,介绍洋山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和海关运作监管模式。先后接待206批次、约3820人次来自中外各界层的代表参观洋山港,进行广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积极推动招商引资。

  二、把握把关与服务的平衡点,全面提高港区通关效能。一是应对突发情况确保通关顺畅。去年国家退税政策调整期,提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设计疏散卡口拥堵预案,在出口货物进港密集期,各级领导靠前指挥,主动与管委会、港口公安、深水港物流公司等相关单位协同配合,未造成一起卡口拥堵事件,确保了出口货物及时进港。面对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性天气,洋山海关配合港区作业,战胜一切不利因素,克服困难、加班加点,使整个通关流程未因灾害性天气而受到影响。二是监管模式探索与功能拓展进入新阶段。主动应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创新保税监管模式,提高货物通关效率,积极研究海关监管要求和优惠措施如何进一步落实到位。目前洋山保税港区共注册企业18家,注册资本11.92亿美元。马士基物流、达飞物流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仓储物流企业相继入驻,戴尔、摩托罗拉等国际著名企业将洋山保税港作为全球配送中心之一,港区内保税仓储业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洋山海关共监管区内保税仓储货物4689批次,货值达12.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倍和121倍。三是非海关常规监管职能比重不断增强。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项目,履行海关反恐新职能,在洋山保税港区运作模式和海关监管特点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与美方共同完成前期实地勘察、选址和运作模式方案制定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2007年共查获出口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29件,涉及货值人民币1662.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22.22%和61.82%。

  三、以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建设为统筹,打造高素质海关队伍。一是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台帐管理制度,严格内务规范要求,抓好基础建设。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加强技能训练,提升业务水平。二是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机制。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丰富和拓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内涵形式,结合开展“四个一”评比等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先进典型和反面案例,加强思想引导和精神激励,营造良好氛围。三是积极推进文明口岸建设。积极参与洋山保税港区同创共建文明口岸活动,加强与港区相关单位的协作配合。同时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契机,树立海关良好形象。2007年共收到26封表扬信和27面锦旗。

  2008年洋山海关将围绕五个“着力”开展各项工作。即:着力以构筑综合治税大格局为轴心,坚持量质并举,圆满完成年度税收任务;着力以风险管理为依托,加快监管通关改革步伐,稳步推进智能型海关建设;着力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暂行管理办法》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区域整合,不断拓展保税港区功能;着力以特大型港口计划在洋山港实施为动力,维护国家利益和港口安全便利;着力以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建设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信赖”的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