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午,由洋山口岸办牵头组织的市科委立项课题《洋山保税港区物流监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举行中期评审会,市口岸办主任周厚文、副巡视员江一新、副巡视员章式洪及上海口岸及相关单位6名专家出席会议。会上,专家们对课题中期成果进行了认真评审,对课题中期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修改意见。周厚文主任强调要积极促成课题成果转化应用。
评审会上,课题组副组长同济大学张戎教授汇报了课题研究的总体情况及技术分报告,6家子课题单位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各位专家对课题汇报内容作了客观公正的评判和认真点评。本课题2008年11月获市科委批准立项。各参研单位根据分工协同配合,在充分搜集整理国内外资料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先后赴长三角、珠三角、四川成都等腹地区域及美加两国的先进港口开展实地调研。今年3月初,课题基本定稿,总报告由1个主报告、1个技术分报告和6个应用分报告组成。本课题在技术研究层面主要运用了集装箱吞吐量和物流处理量预测技术、保税港区交通评价技术、保税港区口岸监管作业流程优化技术、监管货物腹地物流节点选址及多式联运系统评价技术。
薛美根专家认为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创新性,分析得当,论证有力,建议扩大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并进一步探讨流程优化的可行性问题。
任先正专家认为课题研究对今后洋山深水港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建议在优化作业流程中突出信息化的作用,积极拓展与长三角北翼地区的集疏运方式,充分借鉴国外自由港发展的先进经验。
王志一专家认为课题研究把握了洋山保税港区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建议要认真分析流程优化可行性问题,实现与江浙地区通关信息共享,进一步发挥与外高桥港区的联动效应。
陈帼培专家认为课题调研充实有效、理论分析扎实,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可行性,建议深入分析腹地货源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可进一步比照东北亚地区日韩等国大港的发展情况,应明确课题转化应用的方案和推进时序。
陈心尧专家认为课题研究把握了关键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研究成果极具指导意义,建议采取现场模拟方法对方案进行验证。
谭京华专家认为课题研究对洋山保税港区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有必要具体分析保税货物的处理量,进一步探究保税港退税政策的适用区域。
最后,课题顾问、市口岸办主任周厚文同志作总结讲话。他首先对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课题组成员的辛勤付出予以充分肯定。同时,对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促成课题成果转化应用,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服务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局提出要求。他强调,积极推动课题成果的转化应用,是我们的立题之本。对现有的阶段性成果,要作进一步的梳理和聚焦。尤其是要着眼于成果转化,聚焦到对瓶颈问题的突破上,务实地研究突破瓶颈的抓手和途径。这还有赖于我们课题组继续团结协作、汇集多方智慧、深入调研论证,认真分析对策方案的可行性,并认真制定下一步课题深化推进的工作计划。他还强调,课题研究还要立足于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大局,服务于促转型、调结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特别是在争取国际航运发展综合实验区的政策空间方面要有更多的思考,对营造“便捷、高效、安全、法治”的口岸环境的系统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服 务 之 窗
洋山保税港区保税汽车展示厅正式揭幕运营
洋山保税港区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2009年,国务院19号文发布以后,上海市在实施意见中提出在洋山保税港区要发展现代物流、贸易展示、研发加工、保税期货交割等业务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在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和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的指导下,临港保税港发展公司以保税汽车展示功能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洋山保税港区保税业务的创新。3月18日上午,洋山保税港区进口汽车保税展厅在洋山保税港区内新落成的洋山国际贸易大厦揭幕并正式运营。
目前,临港保税港发展公司已同世贸汽车、法拉利、奔驰中国、宾利中国、厚谊俊捷、保时捷、克莱斯勒、上汽、元初物流、南汇报关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进路虎、捷豹、奔驰、悍马、双龙路帝、保时捷、法拉利、宾利、阿斯顿·马丁、林肯、丰田陆地巡洋舰等高级品牌进口汽车入区展示,初步在洋山保税港区形成以“常年展示、保税库存、先检后报、三港联动”为特点的进口汽车保税展示新模式和新平台。在此基础上还将进一步拓展交易、分拨、提货等延伸功能,使洋山保税港区成为亚太区进口欧美汽车的辐射重地。今后还将积极探索汽车配件、船用关键件及机电设备的保税展示贸易平台,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作出有益的探索。
展望未来,在“三港三区联动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将有更多的保税业务和功能创新在洋山保税港区得到应用和开展,形成航运、物流、贸易、离岸金融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有力地推进国际航运综合发展实验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