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奶粉的入境之路 管窥自贸试验区进口食品检验新亮点

【信息时间:2015-01-13 13:0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进口食品检验,是《食品安全法》赋予检验检疫部门的法定职责,把风险产品拦在国门之外,即是政府机关的责任,也是广大百姓的心愿。

“食品安全重于天”。在进口食品安全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上海自贸区检验检疫部门不断自我加码,通过流程再造,服务前置等多项措施,不断提效增能,实现了检验量与不合格检出率的双增长。
和国产食品不同的是,在面对采用外国标准、工艺生产的进口食品检验时,检验检疫部门碰到的最大问题在于,对进口食品检验无法做到全过程的监管。国产食品从原料到进入车间,直至最终进入市场,全程都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具备源头的可追溯性。而进口食品来到中国的监管部门面前时,已经是最终的产品,只能通过技术手段反向分析食品的安全性。
这其中检验检疫人员默默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与汗水。以一罐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进口奶粉为例,进口食品的生产商在向我国市场出口前,需要在国家质检总局进行备案。紧接着在这个品牌的奶粉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需要进行全项目的检测。这种检测几乎囊括了奶粉当中所有可能的风险隐患,包括微生物、重金属、营养素等等项目。只有通过了上述种种门槛,这款奶粉才获得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准生证”,而且在日后进口的环节当中,还需要逐批实施抽样检验。
除了产品本身的检测,由于国内外对食品标签的规定不同,检验检疫人员还需要对奶粉的中文标签进行仔细的检验,确保其所传达的信息真实、不存在虚假或者夸大的宣传,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
正是通过这些消费者看不见的工作才保证了消费者购买的进口奶粉安全。
安全与便利的两难选择
可以说,为了确保进口食品的安全,检验检疫部门几乎把“法律父爱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但是这么做的代价就是,进口商必须付出必要的时间成本来等待检验的结果,消费者也很难在第一时间购买到最新的产品。这对于保质期有限的食品来说,实在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不仅仅是奶粉,所有的进口食品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以进口的鲜牛奶为例,如果保质期为一个月,检验环节用掉一周时间的话,那么在摆上市场的时候,产品的销售时间就只剩下了三周。这些成本最终或多或少地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内正规渠道购买进口食品价钱总是不那么“亲民”的重要原因。
正是如此,市场上才涌现出了众多的所谓海淘代购,甚至水货走私等等非正规渠道的进口食品。不要说这些非正规渠道进口食品的法律风险,单单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风险就不容消费者忽视。因为不同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对某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特定原料是否允许被添加,不同国家都有各自的规定。
所以针对来自非正规渠道的外国食品,风险就需要消费者自行承担了。不过,在自由市场的背景下,消费者完全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购买“水货”——如果选择便宜,就要承担更高的风险,而不愿意自己承担风险的,自然可以从正规渠道“花钱买个安心”。
尽管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是检验检疫部门对于安全与便利的双赢追求却是矢志不渝。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检验检疫部门正努力地优化检验流程,为消费者和企业“减负”。让进口食品能够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尽快摆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自我革命的新出路
自作为制度创新高地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检验检疫部门不断自我加码,通过流程再造,服务前置等多项措施,大幅度压缩进口食品检验周期,产生了巨大社会效益。食品保质期是限制销售的重要因素,但是大多数食品也没有在货物抵达中国的第一时间就摆上商场的货架——必要的物流、仓储环节同样限制了企业及时将产品送上市场。如果能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提前进行检验,如果检验合格,在货物需要销售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出库进入商场,不再需要繁琐的检验流程。这就是在自贸区正在推广应用的“预检验”模式,通过这种模式,企业等待时间得到了大幅度的压缩,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实践来看,最多能够节约十几天的通关时间。而目前这项措施已经日臻完善,并向玩具、机电产品等更多商品种类扩展。
标签审核,是进口食品不合格比较突出的环节。目前,自贸区内大多数进口食品企业都是将产品运到自贸区之后,在国内再加贴中文标签。过去,企业贴好标签再申请检验,一旦被检出标签不合格,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对整批货物进行标签整改。而目前在自贸区,检验检疫部门通过服务前置,在产品正式报检之前为企业提供标签审核,在确认标签合格之后,企业就可以放心地加贴中文标签并申请检验,使一次通过率大幅度提高。
流程再造,是自贸区检验检疫部门克服人力资源与业务量这对矛盾,不断自我加压,通过内部挖潜形成的提效增能新方式。按照传统方法,从接单到出证,如果把标签审核、现场检验、抽样各个环节都由一个检验员负责到底的话,根本难以完成。为此检验检疫部门通过对食品检验各环节的风险分析和科学论证,把全流程分解为标签审核、现场查验、实验室检测这三个大的环节,每个环节由对相应业务经验丰富的检验员负责。这样,把过去手工劳作式的检验流程优化为分工明确的流水线式作业。试点以来,不仅进口食品通关效率大幅提高,检验的有效性也明显增强。
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会以更多形式进入国内的消费市场。不论是传统贸易方式,还是跨境电子商务形式,检验检疫人始终不断开拓创新,探索适应自由贸易的食品监管模式。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消费者一定能够更加便捷地享用到安全放心的进口食品。
来源:国家质检总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