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展概况
第一节 年度综述
2015年,是上海口岸“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的形势下,上海口岸运行总体仍保持平稳,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继续全球领先、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六年保持全球第一,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八年保持全球第三,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跃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八,口岸出入境旅客首次突破3000万大关。一年来,上海口岸各单位积极贯彻实施国务院《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国务院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要求,围绕推进自贸区建设和贸易便利化,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口岸通关环境优化、口岸服务功能提升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中央在沪各查验单位克服改革任务繁重、人力资源不足等困难,严守国门,勇于创新,先行先试,联动协作,为促进上海争当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全年口岸运行总体呈现平稳态势
(一)货物贸易略有下降,集装箱量平稳增长。全年口岸进出口货值达6.8万亿元,同比下降3.3%(全国进出口降幅7%),占全国的27.6%,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1万亿元,下降2.4%;进口2.7万亿元,下降4.5%。口岸货物吞吐量 3.81亿吨,下降1.1 %,其中水运口岸货量 3.78亿吨,下降1.1 %,占全港(7.17亿吨)的52.7%;航空口岸进出口货邮量290.3万吨,增长2.1%,占全港(370.2万吨)的78.4%。浦东机场全港货邮量327万吨,连续八年保持世界第三。口岸集装箱吞吐量3170.4万标箱,增长4.3%,占全港(3653.7万标箱)的86.8%。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六年保持世界第一。上海港集装箱水水中转比率达45%,其中国际中转比率6.9%。
(二)口岸辐射功能呈放大梯度状态。全年本地企业经上海口岸进出口2.4万亿元,下降4.2%,占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的35.7%。外省市企业经上海口岸进出口4.4万亿元,下降2.8%,占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的64.3%,较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江苏和浙江企业分别经上海口岸进出口2.5万亿元和0.68万亿元,同比下降1.5%和4.4%。受惠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长江中上游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经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占18%,提高了1个百分点。
(三)出入境旅客吞吐量继续大幅增长。全年口岸出入境旅客3411.4万人次,增长14.3%,其中航空口岸出入境旅客首次突破3000万大关,达3235.9万人次,增长13.6%,占口岸出入境旅客总量的94.9%,连续第17年保持全国航空口岸排名第一;邮轮出入境旅客163.9万人次,增长35 %,出入境国际邮轮659艘次,增长26%,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跃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八;铁路口岸11.6万人次,下降17.4%。从上海口岸出入境的内地旅客达2087.5万人次,增长24.2%,占61.2%;外国籍旅客995.1万人次,增长0.6%,占29.2%;港澳台旅客达328.7万人次,增长4.7%,占9.6%。上海口岸72小时过境免签证旅客2.1万人次,自2013年1月以来累计免签旅客已达5.9万人次。全年办理外国人团体旅游签证3489证次、28320人次,分别增长307.1%、156.4%。
(四)口岸开放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全天候成品码头、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号泊位、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运出码头相继对外开通启用。截至年底,上海水运口岸共对外开放95座码头、308个泊位。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后续工程,以及浦东、虹桥机场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二、自贸试验区为重点的贸易便利化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1.0版和2.0版先后上线运行。在国家试点工作组的支持和指导下,上海推进组全力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单一窗口”1.0版、2.0版先后上线运行,功能包括货物进出口申报、运输工具申报、贸易许可办理、税费办理、企业资质办理、信息查询等,实现口岸监管环节全覆盖,并进一步延伸到国际贸易管理的各主要环节,特别是在市国税局的支持下,实现了企业可以在单一窗口办理出口退税。同时,积极推进“单一窗口”数据协调和简化。共同参与单一窗口建设的单位有20家。全年在单一窗口平台开户各类企业超过1200家,通过申报大表进行报检报关作业约14万票,检验检疫全申报系统实现整体切换,完成申报超过220万票,办理船舶离港手续近1万艘次,申报用户覆盖主要船舶代理企业。
(二)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启动试点。形成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总体方案,建立了海关税务协同监管机制,在自贸试验区内正式启动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物流配送业务类型的试点企业共18家,累计运作进出区货物818余票,货值3.89亿元人民币,受到试点企业普遍欢迎。
(三)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和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口岸查验单位积极推进“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出“一站式”申报查验作业、“空检海放”等50项贸易监管新措施。海关、国检全面推进货物一次查验,实施联合登轮检查,在各旅检口岸全面落实关检“一机双屏”。海事、海关加强危险品申报方面的合作。海关、市公安局加强口岸稽查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合作。海事积极推动国际航行船舶信息共享。边检积极推进机场旅客自助通关扩容,加快建设邮轮口岸自助通关。海关通关无纸化改革已覆盖所有业务现场,实现自动进口许可证通关作业无纸化。国检积极推进检验检疫作业全程无纸化。积极争取过境免签政策扩大适用范围和从72小时延长至144小时,研究落实管控措施。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不断深化,围绕长江经济带大通关建设,加强多式联运合作,积极探索长三角区域单一窗口建设。
(四)口岸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口岸单位围绕自贸区扩区建设在贸易便利、简政放权等方面的新要求,不断规范通关作业流程,优化口岸收费,推进口岸政务公开透明和承诺告知,进一步优化口岸环境。编制完成《上海口岸“十三五”发展规划意见》。9月15日在全国率先启动政府承担查验作业服务费试点。到年底,海关查验进出口集装箱(重箱,不包括固废)17.2万标箱,查验没有问题的16.5万标箱,为企业节约成本7922.4万元。
三、监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一)口岸查验单位共同把好国门。上海海关开展打击走私攻坚战“五大战役”行动,保持反走私高压态势。全面加强行邮监管以及监管场所和危化品管理,知识产权口岸保护取得成效。上海检验检疫局以国门安全为底线,健全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严格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监管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上海海事局加强国际航行船舶监管,编织安全网、打造责任链。上海边检总站深入开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不断加强口岸查控查堵工作和数据分析排查,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海港口岸非法出入境活动,严厉打击各种类型的口岸偷渡活动,确保口岸安全。
(二)口岸相关单位提升服务水平。口岸监管单位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强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优化服务。上海机场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国际机场协会(ACI)2015年旅客服务满意度测评显示,浦东国际机场排名全球第5位,虹桥国际机场排名全球第16位。上海港务集团开展“效率服务年”活动,建立了面向社会客户的统一受理服务平台。上海航交所新编制的“一带一路”航运指数——“一带一路”货运贸易指数与“海上丝绸之路”运价指数正式对外试运行。上海口岸联合会与口岸相关协会、学会紧密协同,在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工作、促进政企双向沟通、协助企业排忧解难、服务口岸发展大局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三)共建文明口岸活动深入开展。口岸查验单位四个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定期开展日常培训和交流活动,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9月15日在浦东机场边检站举行了上海口岸文化建设“主持与朗诵”基地交流暨“祝福祖国”口岸一线慰问演出活动。深化口岸区域同创共建工作,组织开展了学习考察交流、文化和体育友谊赛等活动。文明口岸评选正式纳入本市评选达标表彰活动保留项目,市文明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口岸办联合组织开展了2013-2014年度文明口岸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口岸巡访评议活动深入开展。
第二节 进出口状况分析
上海海关
2015年,上海口岸实现进出口6.8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下同)下降3.3%。其中,进口2.7万亿元,下降4.5%;出口4.1万亿元,下降2.4%;贸易顺差1.4万亿元,扩大2.2%。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逾5成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出口比重提升。全年上海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3.4万亿元,下降3.4%,占同期口岸进出口总值的50.8%。其中,出口2.1万亿元,下降1.6%;进口1.3万亿元,下降6.1%。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2.2万亿元,下降4.2%,占32.6%;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出口1万亿元,增长2.5%,占15.3%,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
二、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主导,国有企业进出口逆势增长。全年外商投资企业经上海口岸进出口4万亿元,下降4.2%,占同期口岸进出口总值的59.7%。其中,出口2.2万亿元,下降3.1%;进口1.8万亿元,下降5.4%。同期,民营企业进出口1.8万亿元,下降1.3%;国有企业进出口9078亿元,增长3.3%。
三、对欧盟、日本进出口降幅较大,对东盟进出口实现增长。全年上海口岸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下降8.7%,其中,出口7571.4亿元,下降5.5%;进口5779.1亿元,下降12.6%。同期,对美国进出口1.2万亿,下降0.6%;对东盟进出口7667.3亿元,增长3%;对日本进出口7073.3亿元,下降10.3%。
四、口岸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外省市经上海口岸进出口比重提高。全年本地企业经上海口岸进出口2.4万亿元,下降4.2%,占同期口岸进出口总值的35.7%。同期,外省市经上海口岸进出口4.4万亿元,下降2.8%,占64.3%,比重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江苏企业经上海口岸进出口2.5万亿元,下降1.5%;浙江企业进出口6849.3亿元,下降4.4%。
五、水运口岸中外高桥港区、洋山港区和吴淞港区进出口均下降,空运口岸中浦东机场进出口保持增长。在水运口岸中,外高桥港区进出口2.3万亿元,下降5.5%;洋山港区进出口1.7万亿元,下降5.7%;吴淞口岸进出口1814亿元,下降16.3%。在空运口岸中,浦东机场进出口2.2万亿元,增长2.7%。
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高于整体。全年上海口岸出口机电产品2.6万亿元,下降0.6%,占口岸出口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2.2%提升至63.3%。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出口4399.9亿元,下降14.2%;集成电路出口2386.1亿元,增长14.6%。同期,服装、纺织品、家具、塑料制品、箱包、鞋类和玩具等7类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合计出口8127.5亿元,下降2.7%,较同期口岸整体出口降幅高0.3个百分点。
七、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值逆势增长,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减价跌。全年上海口岸进口高新技术产品1万亿元,增长0.9%,占同期口岸进口总值的37.7%,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进口4766.2亿元,增长7.9%;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及器具进口796.4亿元,下降1.9%。同期,未锻轧铜及铜材、钢材和铁矿砂进口量分别减少1.6%、9.2%和2.8%,进口均价分别下跌18.1%、5.1%和37.6%。
八、上海本地报关比重下降,南京海关为最大转关运输关区。全年在本地报关并经上海口岸进出口的货物总值为5万亿元,下降4.3%,占同期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的74.2%,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1万亿元,下降3.4%,进口1.9万亿元,下降5.9%。同期,异地报关并经上海口岸进出口的转关运输货值为1.8万亿元,下降0.1%。其中,南京海关报关进出口1.2万亿元,增长0.9%,为口岸最大的转关运输关区;重庆海关报关进出口971.3亿元,下降13%。
(执笔: 张俭)
第三节 检验检疫业务总体情况分析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一、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货值下降明显
2015年我局共实施货物检验检疫168.67万批,货值1478.95亿美元。批次与2014年基本持平,同比增加了0.47%,货值则下降了12.15%,其中入境检验检疫152.34万批,同比增加1.57%,货值1404.23亿美元,同比下降12.05%。说明进口货物检验检疫货值下降明显。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整体发展遭遇较大困难,尤其是进口出现较大下降,主要因为一是能源资源商品供过于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进口货值减少,这也是我局入境检验检疫货值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二是加工贸易出口生产持续低迷,原材料零部件进口不断减少。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新的进口需求也在不断涌现,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不利因素的影响。如药品、家具、玩具、生物技术产品等的进口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二、货物检验检疫不合格量率继续大幅增长
上海口岸的出入境不合格检出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状态。全年我局共检出88747批不合格产品,同比增加了50.27%。从2010年开始,我局的不合格检出量就保持高速增长状态,增长速度均在25%以上,甚至在2011年和2015年达到50%以上的增速。(见下图)
不合格检出的内容主要分布在标识标签、检疫不合格和品质不合格上,其中标识标签和品质的不合格检出量同比增长最为明显,分别增长了154.54%和55.97%,其中标签标识不合格主要集中在食品化妆品和纺织品上,品质不合格主要集中在电线电缆、服装、成套设备和信息设备上。
不合格检出量和检出率的迅速增长,一是由于加强检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改进监管模式,提高了查验效率;二是通过安全风险监控、信息化管理等方式,提高了不合格产品的现场和实验室的检出能力。
三、新业态新模式改革现成效
为应对困难的对外贸易形势,政府不断出台支持外贸的政策和便利措施。我局也主动适应外贸新业态,大力探索新模式。一是适应民众日益高涨的海外购物需求,构建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事前备案、事中监测、事后追溯为主线的跨境电商监管模式,全年海外直邮和保税网购分别增长6倍和27倍,推进了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且实现了有效监管;二是本着“安全有保障、职能不弱化”的原则,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分梯度的“十检十放”监管模式。如边检边放把流程从串联改为并联,解决了活海鲜通关时限难题,全年进口5.73亿美元,占全国的53.5%。“即检即放引入物联网理念,全年现场查验、即时放行10.5万批、17.5万标箱货物,实现查验无纸化、信息可追溯。他检我放借助社会力量,减轻企业负担,全年对41.5万辆184.5亿美元进口机动车实施第三方采信,企业少缴检测费用多达738万美元,上海口岸进口汽车占全国总量的37%,位居全国第一。
(执笔:尹海鸰 李燕霖)
第四节 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查验和在册登记统计分析
上海海事局
一、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查验概况
2015年,进出上海港的国际航行船舶数量略有上升,同比增长2.77%,近几年总体保持平稳,单船数量也与去年基本一致。但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降幅较大,进出上海港艘次同比下降22.23%,单船数量同比下降22.18%。
上海海事局积极融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了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查验电子化,推进了口岸信息间的互联互通,接轨国际先进的无纸化通关模式,大幅提升上海口岸通关效率。
表1-1 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查验数据统计(单位:艘次)
船旗国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与上年同比 |
中国籍 |
1792 |
1859 |
2065 |
1952 |
1518 |
-22.23% |
外国籍 |
41434 |
41101 |
39452 |
39093 |
40663 |
4.02% |
合计 |
43226 |
42960 |
41517 |
41045 |
42181 |
2.77% |
表1-2 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查验单船数据统计(单位:艘)
船旗国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与上年同比 |
中国籍 |
201 |
349 |
242 |
239 |
186 |
-22.18% |
外国籍 |
5411 |
5487 |
5296 |
5278 |
5301 |
0.44% |
合计 |
5612 |
5836 |
5538 |
5517 |
5487 |
-0.54% |
二、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查验按船旗国统计
全年进出上海港的国际航行船舶仍以悬挂方便旗的外国籍船舶为主,排名前三的船旗国占据了52.37%的进出港船舶艘次业务量。
表2-1 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查验按船旗国统计(单位:艘次)
船旗国 |
2014年进出港艘次 |
2015年进出港艘次 |
所占比例 |
巴拿马 |
8930 |
8455 |
20.04% |
中国香港 |
6806 |
8248 |
19.55% |
利比里亚 |
5001 |
5388 |
12.77% |
新加坡 |
2971 |
3501 |
8.30% |
马绍尔 |
1790 |
2196 |
5.21% |
中国 |
1952 |
1518 |
3.60% |
塞浦路斯 |
1195 |
1355 |
3.21% |
马耳他 |
924 |
1341 |
3.18% |
韩国 |
1570 |
1175 |
2.79% |
安提瓜 |
1492 |
1132 |
2.68% |
巴哈马 |
1045 |
936 |
2.22% |
其他 |
7369 |
6936 |
16.44% |
三、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查验按船舶代理公司统计
上海海事局继续加强对船舶进出港许可业务代理的诚信管理,截止年底,在上海海事局通过年度核验的国际航行船舶代理公司已达到75家。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业务量居前五名的公司占据了53.84%的进出口岸船舶查验业务量,他们分别为联合船代、上海外代、航华船代、外运船代、浦东外代五家代理公司。
表3-1 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查验按船舶代理公司统计(单位:艘次)
船代公司 |
进出港艘次 |
所占比例 |
联合船代 |
7077 |
16.78% |
外代 |
4616 |
10.94% |
航华 |
4275 |
10.13% |
外运 |
3714 |
8.80% |
浦东 |
3030 |
7.18% |
华港 |
2469 |
5.85% |
海丰(集运) |
2299 |
5.45% |
中远集运 |
1870 |
4.43% |
中海集运 |
1623 |
3.85% |
锦城 |
1324 |
3.14% |
其他 |
9884 |
23.43% |
总计 |
42181 |
100.00% |
四、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查验按船舶种类统计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名符其实的集装箱枢纽港,集装箱船舶作为上海港国际航行船舶的绝对主力,占了进出港总量的69.15%。此外,随着上海邮轮经济的迅速发展,进出上海港的大型邮轮越来越多,全年大型国际邮轮(不含“苏州号”、“新鉴真”轮,进出港198艘次)进出港680艘次,同比增长26.63%。
表4-1 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查验按船舶种类统计(单位:艘次)
船舶类型 |
2014年进出港艘次 |
2015年进出港艘次 |
所占比例 |
集装箱船 |
27478 |
29168 |
69.15% |
散货船 |
4506 |
4199 |
9.95% |
杂货船 |
3303 |
3008 |
7.13% |
滚装船 |
1671 |
1667 |
3.95% |
散化船 |
1297 |
693 |
1.64% |
大型邮轮 |
537 |
680 |
1.61% |
多用途船 |
519 |
538 |
1.28% |
油船 |
533 |
497 |
1.18% |
液化气船 |
439 |
423 |
1.00% |
滚装客船 |
191 |
206 |
0.49% |
其他 |
571 |
1102 |
2.61% |
总计 |
41045 |
42181 |
100.00% |
五、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查验按辖区统计
表5-1 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查验进出各分支局辖区数据统计(单位:艘次)
分支局 |
2014年进出港艘次 |
2015年进出港艘次 |
与上年同比 |
2014年单船数量 |
2015年单船数量 |
与上年同比 |
闵行 |
953 |
1104 |
15.84% |
444 |
508 |
14.41% |
黄浦 |
317 |
350 |
10.41% |
28 |
30 |
7.14% |
杨浦 |
228 |
151 |
-33.77% |
113 |
75 |
-33.63% |
吴淞 |
4104 |
3824 |
-6.82% |
1347 |
1333 |
-1.04% |
宝山 |
3464 |
3481 |
0.49% |
1215 |
1058 |
-12.92% |
崇明 |
1173 |
1078 |
-8.10% |
624 |
582 |
-6.73% |
浦东 |
21032 |
22112 |
5.14% |
1791 |
1952 |
8.99% |
金山 |
942 |
965 |
2.44% |
275 |
275 |
0.00% |
洋山港 |
8832 |
9116 |
3.22% |
1348 |
1415 |
4.97% |
六、上海海事局船舶登记情况
截至年底,上海海事局在册登记的船舶数量为2251艘(含特案免税船舶和“中国洋山港”籍船舶),比去年减少了39艘,延续去年以来在册登记船舶数量下降的形势。究其原因,一是受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二是与航运企业积极响应《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实施方案》,提前报废名下船舶有关。
表6-1 2015年在册登记船舶统计
种类 |
船舶数量(艘) |
总吨 |
平均单船总吨 |
||||
2015年 12月31日 |
2014年 12月31日 |
2015年 12月31日 |
2014年 12月31日 |
2015年 12月31日 |
2014年 12月31日 |
||
国际航行船舶 |
416 |
415 |
11181201 |
11334979 |
26877 |
27313 |
|
其中 |
特案免税船舶 |
17 |
25 |
157198 |
327439 |
9246 |
13097 |
中国洋山港 |
0 |
5 |
0 |
48485 |
0 |
9697 |
|
国内航行海船 |
1085 |
1092 |
5950488 |
6458150 |
5484 |
5914 |
|
国内航行河船 |
750 |
783 |
1033712 |
1034061 |
1378 |
1320 |
|
总计 |
2251 |
2290 |
18165401 |
18827190 |
8069 |
8221 |
(执笔:邢迪)
第五节 出入境人员边防检查情况分析
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一、基本情况
2015年,上海口岸共检查入出境人员3756.3万人次(入境1872.3万人次,出境1884万人次),同比增加13.9%,其中旅客3411.4万人次,同比增加14.3%;员工344.9万人次,同比增加10.5%。共检查入出境交通运输工具24.4万架(艘、列)次,同比增加8.1%。其中,飞机21.8万架次,同比增加9.0%;船舶2.6万艘次,同比增加1.7%;火车360余列次,与上年持平。
二、主要特点
(一)出入境人员数量持续走高。上海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继2014年首次突破3000万大关以来,2015年上海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达3756.3万人次,同比增加13.9%。浦东机场出入境人员首次突破3000万大关,达到3141.9万人次,同比增加14.0%。
(二)出入境内地居民数量继续大幅增长,所占比重已近六成。全年上海口岸共检查出入境内地居民2243.4万人次,同比增加23.2%,占出入境人员总数的59.7%。其中,内地居民前往最多的国家(地区)依次是日本、韩国、泰国、美国、中国香港。为吸引中国公民到本国旅游消费,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公民实行更加宽松的出入境政策,截至年底,已有52个国家(地区)对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实施免签或落地签政策。
(三)入出境外国人数量虽有所增长,但占比持续走低。全年从上海口岸入出境的外国人为1158.3万人次,同比增加2.0%,占出入境人员总数的30.8%,占比为近年来最低。同时,经上海转机前往第三国的旅客也呈现小幅下滑态势,全年上海两空港口岸72小时过境免签人员数量为2.1万人次,同比减少5.4%;浦东机场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边检手续旅客33.5万人次,同比减少4.8%。为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自2015年7月起,公安部推出了涉及外国人签证、入境出境、停留居留、永久居留等方面的12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在上海口岸和长三角地区实行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和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经上海入境免签政策,将会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沪旅游、商务。
(四)上海机场世界级航空枢纽地位逐步确立。全年上海口岸共检查入出境飞机21.8万架次,同比增加9.0%,浦东机场出入境人员首次突破3000万大关,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截至年底,共有100多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开通了上海的定期航班,航线网络遍布全球260个城市。其中浦东机场通航点从181个增加到210个(国际和港澳台地区121个),基本涵盖除南美洲以外的主要国际航点,航线通达性已接近世界大型枢纽水平。同时,随着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推进,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开园,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开工,虹桥商务区与虹桥机场的联动开发,上海机场正逐步迈向世界级航空枢纽行列。
(五)虹桥公务机基地发展渐趋成熟,出入境公务机和随机旅客数量稳中有升。全年虹桥口岸公务机出入境航班1300余架次,同比增长9.9%,随机旅客5800余人次,同比增长11.9%。航班、客流高峰集中在6月份与10月份。仅6月份,虹桥边检站就为140余架公务机、1100余名人员办理了出入境边检手续,同比增加约22%,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六)邮轮产业迅猛发展,邮轮数量与随轮旅客数量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全年上海口岸共检查国际邮轮659艘次,同比增加26%,检查随轮出入境人员226.3万人次,同比增加34%,其中旅客163.9万人次,同比增加35%,船员62.4万人次,同比增加32%,内地旅客仍是乘坐邮轮出入境的主力军。
(执笔:葛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