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5日中国电子护照启用自助查验以来,这种便捷快速通关方式受到众多旅客的关注和青睐。但在实际使用中,不少旅客却发现自己的电子护照无法被读卡机“辨认”导致自助通关受阻。近期,上海机场边检站在工作中多次发现中国电子护照芯片因人为损坏造成旅客走自助通道通关受阻的情况。
11月24日,在自助通关设备前准备刷护照通关的王女士向边检民警求助:“我的护照怎么放上去没反应啊,是不是机器有问题啊?”虽然民警试着在自助通关读卡器上调整几次护照的摆放位置,可是这本电子护照完全不能被机器“辨认”,“应该是里面的芯片出了问题。”边检民警带着王女士从人工查验通道办理了入境手续后,仔细查看了护照的封三页。原来,这本看似完好无损的电子护照,封三和封底页上有许多订书钉的小孔,无论将这本护照放入自助通关的读卡设备还是人工通道的读卡机上,都无法读取其芯片信息。旅客王女士告诉民警,自己多次出国旅游,这些小孔应该是每次旅行社用订书机附加相关资料时留下的,平时也没当回事,没想到这次会影响到过关。
电子护照的芯片中存储有持照人个人基本资料、面相和指纹等生物特征信息,部分旅行社及国外移民机构在办理出入境材料审批过程中,会用订书机将一些资料或出入境卡片装订在护照上,如果操作中不慎损伤了芯片或围绕在芯片周围的发射线圈,会导致护照内的芯片资料无法读取,不但无法使用自助通关设备,而且会由于芯片内生物信息损坏在部分国家过关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上海机场边检站提醒出入境旅客:为保证电子普通护照芯片的最佳性能,持用新版电子护照的出入境人员应注意不要将护照弯折、打孔或者暴露在极端温度、湿度环境中,以免给您出行带来不便。
来源:上海边检总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