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四年来改革创新举措(20170912)

【信息时间:2017-12-28 15:0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2017912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17912 09:30 

 

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四年来改革创新举措新闻发布会于2017年9月12日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大厅举行

部分中央媒体、上海媒体参加发布会

 

        1、中央电视台: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想请问陆方舟区长,刚才您提到证照分离,下一步浦东新区有哪些做法和具体举措?

浦东新区副区长、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陆方舟

  陆方舟(浦东新区副区长、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证照分离改革是我们自贸区建设一项重要的任务,是201512月份批复的,我们是2016年正式启动这个改革的,应该讲一年多以来,第一轮116个项目已全面落地了,下一段我们将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下一步证照分离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更加体现了全面覆盖。大家知道,我们因为第一轮证照分离改革涉及了116项审批频次比较高、市场关注度比较大的事项。新一轮改革全面梳理了国家层面、市层面和区层面的,与企业市场准入有关的几个事项,全面做了梳理,并逐一提出了改革建议,原则是重点事项重点改、一般事项全覆盖。

  第二个是优化方式。第一轮改革中,改革方式是五种,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提高审批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强化市场准入等,新一轮改革5种变成4种,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和优化准入管理。

  第三个特点是加大力度。我们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努力做到能够取消审批的,我们尽可能取消审批,或者是改成备案。如果是取消审批有困难的,特别是有的涉及到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健康安全等,我们也尽可能去优化审批方式。对于上海市和浦东新区层面的行政审批事项,我们希望尽可能按照告知承诺的方式去改革。所以总体来讲,力度要加大,能取消的尽量取消,不能取消的,尽可能以告知承诺的方式改革。

  第四个特点是完善监管。管的住才能放得开,所以证照分离改革以后,怎么把事中事后监管,构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体系,也是我们新一轮证照分离改革当中的一个重点。我们是注重三个系统集成,一个是推进“六个双”,注重政府监管的系统集成。第二个是应用各类监管方式,注重监管措施的系统集成,第三个是完善联合惩戒的制度,注重监管结果应用的系统集成,希望通过这三个系统集成更好地构建起证照分离改革后,事中事后监管的一个体系。

  第五个特点是推动发展。自贸区建设里面一个重要的逻辑是开放推动改革,改革推动发展。证照分离改革我想也是如此,也是立足于要推动经济的发展。比如说,我们第一轮改革推出了非特化妆品审批改备案,我们在外高桥化妆品市场专门打造了一个服务非特化妆品审批改备案的服务平台,为更多这类贸易企业提供服务,推动这类企业的发展。

  再比如围绕医疗器械产业有关的审批事项,我们怎么做好系统的升级,通过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特定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我想这是我们新一轮证照分离改革的特点,我们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前一轮改革基础上,全面覆盖加大力度取得更好的成效。

  2、澎湃新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项任务。请问,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将有哪些举措?

市金融办副主任李军

  李军(市金融办副主任):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是金融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开放创新试点的基本前提。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我们主要推进了以下三个方面举措:

  一是发挥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优势,进一步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建立了本外币合一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推进跨境资金流通和使用,为实体企业创新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利用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投融资便利化,促进企业发展。聚焦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截至7月末,共有55家金融机构通过分账核算系统验收,累计共开立近6.87万个自由贸易账户,当年累计账户收支总额约40980亿元。区内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约6736亿元,占全市的比例为60%。进一步拓展了自由贸易账户跨境金融服务功能,将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的企业主体范围首次从自贸试验区扩展到全市科创相关企业和符合规定就业的境外个人。目前,2017版“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包括8800余家机构和符合条件的个人可开设FTEFTF账户。

  二是通过自贸试验区探索先行先试,拓宽科创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自贸试验区平台进行业务创新,推进投贷联动融资服务模式创新试点,争取新设以服务科创企业为主的民营银行,发挥民营经济机制灵活优势,探索与科技创新活动相适应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为科创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发挥自贸试验区内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和科创母基金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资科技创新,支持更多科创企业挂牌融资。探索为注册在自贸试验区内的科技型挂牌企业提供便捷的境外投资服务,研究境外融资方案。

  三是聚焦服务实体企业融资需求,推动企业“走出去”。支持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为跨境人民币结算提供保障,积极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加强银行信贷等传统金融对走出去企业的融资支持,还要积极发挥金融要素市场服务“一带一路”的作用,拓展实体企业融资途径,推动“一带一路”的资金融通。探索建立“走出去”的金融服务跨部门协调机制,对真正服务“一带一路”的实体企业,建立绿色通道,加快流程,支持企业“走出去”。

  3、文汇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具体进展如何,下一步有哪些升级举措?

市口岸办副主任武伟

  武伟(市口岸办副主任):首先感谢您的提问。大家知道,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自贸试验区要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及管理模式。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就是制度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的典型代表之一和亮点之一。在4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已经向各位新闻媒体朋友详细介绍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情况,刚才朱主任也介绍了一部分情况,关于现状我简单谈几点。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有23个部门参与,九个功能模块,实现了四个一,就是说一个平台、一个标准(一张表格)、一次登录或者叫一次提交,一个结果反馈。它集成了原来独立的四个系统(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将原来22个申报环节和30个反馈环节集成在一起,比如集成了货物申报8个申报环节和14个反馈环节。

  一张大表将1113项数据简化缩编为388项数据。比如说像货物申报的数据精简了三分之一,船舶申报数据精简了三分之二。这样的话,大大地提升了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费用,获得了企业广泛好评和社会的普遍认可,现在95%以上的货物申报都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来进行,100%的船舶申报都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行。到今年7月底为止,大约有5000多家平台用户,服务24万家企业。下一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将从六个方面推进。

  一是要把各类口岸的许可及资质证明,全部纳入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比如说,企业资质办理及贸易进口许可的办理等。

  二是要建立一个以物流状态加通关状态为核心的全面贯通口岸物流各环节的系统,企业可以随时查询货物的通关状态、物流状态等信息。

  三是要全面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互换,包括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执法互助,及企业和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主要是建立数据简化和标准化体系,统一企业身份认证。

  四是深化和拓展服务贸易、自由贸易港区、国际中转集拼、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航空及邮轮旅客信息、诚信系统建设等方面功能创新。

  五是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比方说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向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流域的联通。

  六是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设,为国家标准版的建设探索了一条成功的路,成为国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有机组成部分。

  下一步,上海将继续通过接口管理和数据交换等方式与国家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行对接融合,为建立更高水平、更高标准的国家版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继续探索经验。谢谢。

  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的问题提给申卫华主任,我想问自贸区成立以来,在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方面,有哪些特别有成效的改革举措,接下来我们将怎么继续来突破这方面的阻力?

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

  申卫华(市商务委副主任):谢谢你的提问,自贸试验区设立与进一步改革开放都是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和重要批示精神,着力打造与国际通行的高标准的投资规则相衔接的投资制度,确立了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各位记者在平时和日常当中都有很多报道,现在自贸区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除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以外,逐渐往系统集成方面去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我简单做一下补充和解释。

  第一,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已经确立,这个确立在哪些方面?第一个是与国际规则相接轨,现在很多的双多边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包括其他国际间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都在投资领域方面开始引进高标准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上海自贸区是率全国之先进行了试验。首先是提高了透明度,上海自贸区所颁布的第一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逐项列明了外商投资的股比、合资、合作、经营范围、投资者资质,也就是提高了透明度和可预期。如今,负面清单经过三次修订,限制措施的条款从190项减少到95项。上海负面清单是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表进行分类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表是2300多个小项,按这个标准进行比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95%以上的小类项目都已经在自贸区进行了开放,而且限制措施不是完全禁止,是有条件的开放。所以说上海从第一版到现在全国通用版的负面清单的开放度是非常高的。 上海确立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便利化很高,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减少了办理时间,从8个工作日缩短到1个工作日,所要的文件从十个文件到现在网上进行申请,大大提高了外商投资的便利程度。

  通过采取这样的管理措施,效果非常明显。从挂牌至20177月,上海自贸区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860家,累计吸引合同外资913亿美金,超过99%的外商投资企业是通过备案方式完成的,这是确立了一个管理体制。

  第二,同时通过四年来的实践,也建立了一个投资促进体制,形成了引进资本、引进技术、引进智力为重点的投资促进体制。

  四年来除了投资领域的开放外,我们还采取了54项扩大开放措施。截止到今年8月底,上海自贸区已经有超过2259个项目落户,在融资租赁、摄影、建筑设计施工、演出经纪、国际船舶管理、电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很多项目都是在全国首次设立。比如说保险经纪、外商独资医院、再保险公司、独资游艇设计公司、独资非学历类培训机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等都是在全国首创。

  正是有这样的开放措施和负面清单,使自贸区集聚了很多功能性的总部机构,现在自贸区集聚的总部企业218家,占全市外资总部企业31.7%,也成为吸引跨国公司总部最主要的区域。自贸区研发中心180家,占外资研发中心43.3%。与管理体制、投资促进体制建立相对应,当然还需要有一个全市的外资服务体制。

  第三,在全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自贸区逐步形成了亲商、安商和富商的外资服务体系,坚持需求导向,帮助外商投资企业提升运营效率,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集中服务为目标,形成集成服务、专业服务、精准服务和“菜单式”服务模式,联手推出外商投资企业便利化措施,既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在自贸区落户,又根据浦东新区的战略发展目标形成总部能级的提升和升级。比如中央在沪单位的集中报关、集中报检及事后查验等措施,都促进总部企业在自贸区落户,同时降低经营成本,使得浦东新区乃至自贸区的外商投资今年仍然有所增长,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感谢各个部门的努力。

  5、东方网:工商部门推出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会对市场环境发展带来什么影响,下一步还有新的举措吗?

市工商局副局长彭文皓

  彭文皓(市工商局副局长):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机制是放管服改革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对传统的监管理念、监管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这两个随机,把检查结果向社会全面地公开。这项监管机制有利于解决以往的执法扰民、执法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对企业的一个监管的震慑力,特别是我们把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对企业来说,提高诚信经营的意识,自觉地守法经营,应该说是很有推动力的。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机制,如果从实践来看,最早是在我们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试点,目前这项工作机制已经在全国复制推广。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推进这项工作的机制。我这里有几个数据,仅工商部门从今年3月以来,已经对全市4万多户企业开展了双随机检查。全市范围来看,各个区、各个部门已经对全市涉及到15万户的企业开展了160次的双随机抽查。

  从目前我们这项工作开展实践来看,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个特点是抽查的内容从最初主要是以登记事项抽查为主,逐步向经营行为拓展。我们目前包括浦东新区在内的6个区,确定的486项随机抽查的事项清单里面,涵盖了相关的职能部门的相关行为监管的一些内容,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抽查的主体由工商部门为主,向其他部门拓展。最早是在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这项工作机制的,目前其他的政府部门也已经积极地行动了。从本市来看,有十家市级部门也发布了32项随机抽查的事项清单,并开展了九次双随机抽查。

  第三个特点也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点,就是由单一部门的随机抽查,向多部门的联合随机抽查拓展。近期工商和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初步形成了工作方案,打算对餐饮服务企业开展七个部门参加的跨部门联合的随机抽查。

  下一步,我们的机制推进工作过程中的重点主要是推动双随机监管模式运用于多领域的联合执法检查,建立跨部门的工作抽查机制,实现一次出动,综合执法。以往对一个市场主体的检查,各个政府部门依据法定职责,他自己确定检查任务,可能今天这个部门到这家企业去,明天是另外一家。我们实施跨部门的联合随机,工作方案经多部门商定后,多部门对同一家企业开展全项检查,也就是说对企业进行一个全面的体检。一旦发现企业有违法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我们也会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进、深化这项工作机制。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6、人民日报:我想问一下朱民副主任,下一步自贸区有哪些大胆闯、大胆试以及自主改的亮点,如何对标国际最高标准补短板?另外,自由贸易港区进展如何?

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民

  朱民(市发改委副主任):下一步的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革亮点,我们在上海自贸试验区3.0版的方案已经做了明确的阐述。对标国际的最高标准,补齐自贸试验区建设制度的短板,根本要义是要通过补齐短板,提高制度创新质量,提出与我国开放战略相一致的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提供更多的制度性方案。在四年时间中,我们觉得对标国际最高标准,重在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理念,但要落在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一个是要更加注重理念的创新,补齐处理好市场和政府关系的认识不到位的短板。我们对标国际上的最高标准,国际上很多最佳做法都有其推荐和实践。做出一些制度性的安排,关键是要提升政府的各个部门国际化、市场化的行政理念。比如说,我们在3.0方案提出了原产地的预裁定制度、原产地的自主声明制度,虽然这些都是贸易便利化的创新,但也是国际贸易便利化协定最高标准的条款,更是在国际上的实践中提前服务、由企及物这些监管理念在实践中的体现。所以我们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实际上要掌握这些标准背后的理念,来提升我们的行动。刚才有记者提到双随机,一公开。这个实际上也是从海关监管模式中演化出来的,所以这些理念不只是在一个区域、一个领域,会在更多领域得到推广和实施,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包括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这种管理理念可以用于我们很多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

  第二,我们觉得要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风险压力测试区的作用,补齐风险压力测试不足的短板,为国家做更多的高标准开放的压力测试。比如3.0方案提出了要进一步的拓展金融、电信、文化等领域的扩大开放。要知道,这些领域也是目前国际高标准的投资谈判中的一些新议题。所以自贸试验区有条件承担更高标准、更大压力的风险压力测试。

  第三,我觉得对标最高标准,还是要以深化政府自我革新为抓手,补齐系统集成不足的短板。在自贸试验区的四年建设中,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在全国复制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时,我们每年跟踪评估和企业的调查也显示,企业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还存在感受度不够的问题。虽然这个感受度每年测评分是在提高的,我们觉得还是有提高的空间。主要是一些涉及“动奶酪”的改革还是要加快推进,制度创新的集成水平还要提高。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马上要进入第五年,这意味着自由贸易区的改革创新向将深水区、攻坚期进一步迈进。所以说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重要的还是政府的自我革新取得新的突破,在这一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的3.0版提出了政府治理先行区的系统新改革,刚才陆区长也报告了最新进展情况。也就是说在浦东新区一级政府框架下,用自贸试验区的理念,推进政府行政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方式的整体性的改革创新,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个是我对第一个问题的理解。

  关于自由贸易港区大家都非常关心,其实从今年开始,我们每次跟记者朋友打交道大家都非常关心,我们也高度重视。因为自由贸易港区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改革任务,也是国家交给上海的重要任务,是上海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上有新作为的重点工作,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经组织了多次专题研究。本市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国际对标和企业需求调研,目前自由贸易港区建设的轮廓逐渐清晰。

  我们总的考虑,一个是要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港区。因为自由贸易港区在国际上也有很多的实践,虽然在具体的制度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总体上都是服务于这个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同时也有一些特殊的制度设计。所以说我们对标国际上公认的比较成功的自由贸易区的制度性的安排,博采众长,立足实际,探索一整套以国际业务为重点的系统性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加大开放型经济的压力测试,这个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要提升整体国际竞争力,现在建设自由贸易港区,面临的国际市场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已经有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我们要适应企业,尤其是适应企业参与国际产业水平分工的更高的制度需求,同时我们对国际上的同类区域的分析也显示,这些区域绝大部分是建在上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产业功能相对单一。在上海建设自由贸易港区,要发挥好上海经济的综合优势,要发挥好贸易对产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增强企业对国际资源的统筹调配的能力,这是我们第二个考虑。

  第三个是要服务国家战略,要把建设高标准的自由贸易港区作为打造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把上海的开放优势、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提升上海“四个中心”的国际化程度和服务半径,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带动辐射作用的贸易便利化和产业国际化的新高地。我们这些考虑在具体方案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目前具体方案国家有关部门和上海市各相关部门正在密切沟通和协调,进一步论证和细化完善过程中。

市政府新闻办副巡视员、新闻发布主持人孙卫星

  孙卫星(市政府新闻办副巡视员):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今天发布会的信息量很大,记者如果有进一步的采访需求,可以和自贸区管委会联系,也可以和我们市政府新闻办联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综合处邵永表供稿)